与得之手谈约不胜者赋诗探题得题厉吉老所居得之当作予和之云

闻道全家避乱离,数间茅屋畏人知。

闲寻倦鸟安巢处,静看孤云出岫时。

瓮酿浊醪缘好客,棋翻妙著待赢诗。

从来谷口称真隐,应笑通衢卖卜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自在生活,以及其与世无争、好客待人的性格特点。

首联“闻道全家避乱离,数间茅屋畏人知”,开篇即点明了隐士因避世而远离尘嚣,居住于简陋的茅屋之中,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颔联“闲寻倦鸟安巢处,静看孤云出岫时”,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在闲暇之余观察自然界的景象,倦鸟归巢,孤云出岫,这些自然现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隐士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颈联“瓮酿浊醪缘好客,棋翻妙著待赢诗”,揭示了隐士待客的热情与高雅的趣味。他以酿造的浊酒招待朋友,以棋局上的妙招等待对手的挑战,甚至将赢棋视为创作诗歌的机会,体现了隐士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与艺术灵感的态度。

尾联“从来谷口称真隐,应笑通衢卖卜医”,最后两句是对隐士生活方式的总结与评价。谷口的隐士自称为真正的隐士,而那些在繁华大道上卖卜算命的人则被隐士认为是表面的隐士,实际上并未真正摆脱世俗的束缚。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真正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陈氏园亭

花径微通竹径幽,暮年清赏在林丘。

登临未觉三山隔,俯仰常随万壑流。

乐土自应多乐事,闲身居此得闲游。

酒杯棋局平生事,莫把枯肠数搅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智林寺

扁舟来访小丛林,花木通幽院落深。

旋拂胡床成午梦,闲持贝叶动秋吟。

竹声瑟瑟生虚籁,山意峨峨入素琴。

更喜老纲能会事,手携炉铫自相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独宿报恩寺次韵

竹枝桐叶满秋霜,愁倚栏干望草堂。

过涧歇时芳草渡,绕池游处芰荷香。

应思佳客伤情远,欲诉衷情促拍忙。

好是山亭宴僚友,夜深红烛映天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干誉舍人将赴召前一日录示左丞公昔年见寄佳什辄用韵奉送(其一)

不用移文托北山,须公一出济时艰。

飞凫自欲朝天阙,老骥终思入帝闲。

直使奸谀俱落胆,要令凋瘵变驩颜。

中兴事业须耆杰,炯炯何妨两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