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彦昭赴阙

圣主精勤励治年,庙廊霖雨渴思贤。

纶音直下三千里,裔壤如瞻咫尺天。

经济无谋怜我拙,治安长策仗君言。

青云图报趁年少,莫向春山听杜鹃。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此诗《赠张彦昭赴阙》由明代诗人黎贞所作,通过对圣主与贤臣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对国家治理与人才任用的深刻思考。

首联“圣主精勤励治年,庙廊霖雨渴思贤”,开篇即以“圣主”点出君王的勤勉与治理的决心,同时借“庙廊霖雨”之喻,形象地表达了朝廷在寻求贤才时的迫切心情。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比喻,将君王的治理比作雨露滋润万物,而贤才则如同急需的种子,渴望被播种于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颔联“纶音直下三千里,裔壤如瞻咫尺天”,进一步描绘了君王诏令的迅速传达与深远影响。纶音,即帝王的诏书,此处形容其下达速度之快,仿佛能穿越千里的距离,直达边远之地。裔壤,指的是边远地区,这里通过“如瞻咫尺天”的比喻,强调即使是遥远的边疆,也能够感受到君王的关怀与恩泽,如同仰望天空一般清晰可见。

颈联“经济无谋怜我拙,治安长策仗君言”,转而表达对张彦昭才能的赞赏与期待。诗人自谦自己在经济与治国方面能力不足,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张彦昭的敬重与信任,认为他能够提供有效的策略来维护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尊重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尾联“青云图报趁年少,莫向春山听杜鹃”,寄寓了对张彦昭年轻有为的期许,鼓励他在年轻时就应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以“莫向春山听杜鹃”作为结语,既是对张彦昭的劝诫,也是对所有志士仁人的提醒,寓意不应沉溺于哀怨与消极情绪中,而应把握时机,积极进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人才任用以及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收录诗词(309)

黎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承召寄弟彦昭宣化主簿

龙泉拂拭暗频看,暮倚危楼十二栏。

钟鼎可人投笔易,文章有用济时难。

望中云树鸿音杳,梦里池塘草色寒。

昨夜使星见南极,鹗书愧到子陵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柬邓士齐士均兄弟

安乐窝中风正清,卜居三径近孤城。

六经家学千篇在,万古心源一念惺。

声名虚惭扬郡邑,梦魂飞不到公卿。

如何当道需贤哲,错把明经起伏生。

形式: 七言律诗

京师晓望

景阳初罢五更钟,步绕蓬莱第一宫。

光射金茎仙掌露,声飘玉佩凤池风。

九天乐奏箫韶合,八极尘清宇宙空。

云路等閒灯火客,欲凭词赋颂重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郭二律(其一)

东风吹雨洒蓬蒿,白涨秦淮息怒涛。

万国时清来玉帛,三边尘静返旌旄。

上林春暖回青鸟,合殿香飘识衮袍。

疏病岂堪供笔札,蓬莱宫阙入云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