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赠张彦昭赴阙》由明代诗人黎贞所作,通过对圣主与贤臣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对国家治理与人才任用的深刻思考。
首联“圣主精勤励治年,庙廊霖雨渴思贤”,开篇即以“圣主”点出君王的勤勉与治理的决心,同时借“庙廊霖雨”之喻,形象地表达了朝廷在寻求贤才时的迫切心情。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比喻,将君王的治理比作雨露滋润万物,而贤才则如同急需的种子,渴望被播种于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颔联“纶音直下三千里,裔壤如瞻咫尺天”,进一步描绘了君王诏令的迅速传达与深远影响。纶音,即帝王的诏书,此处形容其下达速度之快,仿佛能穿越千里的距离,直达边远之地。裔壤,指的是边远地区,这里通过“如瞻咫尺天”的比喻,强调即使是遥远的边疆,也能够感受到君王的关怀与恩泽,如同仰望天空一般清晰可见。
颈联“经济无谋怜我拙,治安长策仗君言”,转而表达对张彦昭才能的赞赏与期待。诗人自谦自己在经济与治国方面能力不足,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张彦昭的敬重与信任,认为他能够提供有效的策略来维护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尊重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尾联“青云图报趁年少,莫向春山听杜鹃”,寄寓了对张彦昭年轻有为的期许,鼓励他在年轻时就应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以“莫向春山听杜鹃”作为结语,既是对张彦昭的劝诫,也是对所有志士仁人的提醒,寓意不应沉溺于哀怨与消极情绪中,而应把握时机,积极进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人才任用以及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