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寂寂暮檐响,黯黯垂帘色。
唯有瓴甋苔,如见蜘蛛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通过“寂寂暮檐响,黯黯垂帘色”这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黄昏时刻的寂静氛围中,檐下响声的“寂寂”与垂帘颜色的“黯黯”,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环境。接着,“唯有瓴甋苔,如见蜘蛛织。”这两句则以苔藓和蜘蛛织网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波动,可能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或是对某种失去的怀念。
不详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入林看碚礧,春至定无赊。
何时一可见,更得似梅花。
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
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
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