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诗

九重丹诏下尘埃,深锁文闱罢选才。

桂树放教遮月长,杏园终待隔年开。

自从玉帐论兵后,不许金门谏猎来。

今日灞陵桥上过,路人应笑腊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天子的旨意从皇宫深处下达,科举考试暂停,不再选拔人才。
任由桂花树生长,遮蔽月亮,杏园的花也要等到明年才能开放。
自从在玉帐讨论军事之后,不再允许在金门进谏打猎之事。
如今我走过灞陵桥,路上的行人或许会嘲笑我在腊月前就回来了。

注释

九重丹诏:指皇帝的诏书,丹诏表示皇帝的命令。
文闱:科举考试的地方,代指科举制度。
桂树:象征科举及第,因古代科举放榜在秋季,恰逢桂花盛开。
杏园:唐代新科进士游宴的地方,这里也代指科举。
玉帐论兵:指朝廷讨论军事策略。
金门谏猎:金门,即金马门,汉代宫门名,这里指朝堂;谏猎,进谏皇帝停止打猎。
灞陵桥:古地名,位于长安东郊,离别之地,常用于送别的场景。
腊前回:在腊月之前回来,暗示科举未中,提前返回家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久未得到提拔的士人,终于收到任命返回家乡的情景。开篇"九重丹诏下尘埃",指帝王的诏书落尘,象征着朝廷的任命如同天降甘露,带来了尘封已久的希望和喜悦。"深锁文闱罢选才"则表明诗人在深宫之中等待多时,终于被选中的才学之士。

接着"桂树放教遮月长",桂树常用来比喻门第的显赫,这里指的是家乡的美好。"杏园终待隔年开"则是说诗人期待着明年的时光,在杏花盛开之时回到自己的园林。

"自从玉帐论兵后,不许金门谏猎来"表达了诗人自从参与军事讨论之后,就不再被允许进入宫廷的禁地,献计献策。这里的“金门”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宫殿之门,而“谏猎”则是指进谏和狩猎等活动。

最后"今日灞陵桥上过,路人应笑腊前回",诗人在灞陵桥上行走时,感慨万千,希望路人都能像他一样,在往昔的辛酸中获得今日的喜悦。这里的“腊前”指的是冬季之前,即秋末冬初之交,这里借指诗人的前尘往事。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从深宫到归乡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于过去不遇、现在得志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

卢尚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骥呈材

异产应尧年,龙媒顺制牵。

权奇初得地,躞蹀欲行天。

讵假调金埒,宁须动玉鞭。

嘶风深有恋,逐日定无前。

周满誇常驭,燕昭恨不传。

应知流赭汗,来自海西偏。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酒胡子

同心相遇思同欢,擎出酒胡当玉盘。

盘中臲卼不自定,四座清宾注意看。

可亦不在心,否亦不在面,徇客随时自圆转。

酒胡五藏属他人,十分亦是无情劝。

尔不耕,亦不饥。尔不蚕,亦有衣。

有眼不能分黼黻,有口不能明是非。

鼻何尖,眼何碧,仪形本非天地力。

雕镌匠意苦多端,翠帽朱衫巧妆饰。

长安斗酒十千酤,刘伶平生为酒徒。

刘伶虚向酒中死,不得酒池中拍浮。

酒胡一滴不入眼,空令酒胡名酒胡。

形式: 古风

西施

惆怅兴亡系绮罗,世人犹自选青娥。

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无题

躺游仙院睹灵台,罗绮分明塑匠裁。

高绾绿鬟云髻重,平垂罗袖牡丹开。

容仪一见情难舍,玉貌重看意懒回。

若表恳诚心所志,愿将姿貌梦中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