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晓行》由清代诗人蒋深所作,描绘了清晨行路时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情感。
首联“闻鸡莫叹客途穷,拂曙星河倚剑雄”,以鸡鸣唤醒旅人的场景开始,暗示着旅途虽艰辛,但黎明前的黑暗终将过去,希望与光明即将来临。拂晓时分,星辰与银河映照在旅人眼中,仿佛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剑,更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颔联“马上续完乡国梦,笛中吹起戍楼风”,进一步展现了旅人在行进中的思绪。马背上,他似乎在继续编织着对家乡和国家的思念之梦,而远处戍楼传来的笛声,则是边塞特有的音符,勾起了他对边疆生活的回忆与感慨。
颈联“云开泰岱天门白,人渡津关海日红”,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日出景象。云雾散去,泰山之巅的天门显得格外明亮,象征着旅途中的艰难险阻终将被克服。旅人穿越津关,迎接的是海上的朝阳,一片红光映照,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尾联“湛露未晞秋信到,芦烟深处数声鸿”则以细腻的笔触收束全诗。露水尚未干涸,秋天的消息已经传来,芦苇深处传来几声鸿雁的叫声,既增添了季节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旅人面对艰难旅程时的坚韧与希望,以及对家乡、国家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