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挽联以沉稳庄重的风格,表达了对逝者张百熙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评价。"典重易名,揆之河间仪徵,公原无愧",这句话通过引用“河间仪徵”这一典故,赞美张百熙在学术或道德上的成就,如同河间地区的仪徵一样,是值得尊敬和效仿的典范,表达了对其人格与学识的高度认可。
"感深知己,失此泰山北斗,吾谁与归",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张百熙的个人情感和敬仰之情。"泰山北斗"是中国古代用来形容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这里比喻张百熙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如同泰山之于大地、北斗之于星空,不可或缺。"吾谁与归"则表达了失去这样一位精神导师和知音后的孤独与失落,强调了张百熙在生前对其影响之深以及逝世后留下的巨大空缺。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赞扬了张百熙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感和深切哀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逝者的尊重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