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歌

山中歌,山高水深哀情多。

天寒日暮少相过,俯仰一世将奈何。

只今自悟一生事,曲径为泉石为几。

镜中无发不白头,枝间有鸟堪相求。

东邻少年不少钱,朝朝暮暮负郭田。

晨出及夕夜未眠,不信伯夷叔齐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山中歌》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山林中的孤独与感慨。诗人通过“山高水深哀情多”开篇,便已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山的高峻与水的深邃,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复杂,而“哀情多”则直接点明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接着,“天寒日暮少相过,俯仰一世将奈何”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在寒冷的夜晚,诗人感叹于人迹罕至,岁月流逝,不禁自问如何度过这一生。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体现了诗人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对人生价值的探索。

“只今自悟一生事,曲径为泉石为几”表明诗人经过一番思考后,开始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他选择了一条曲折的小径作为自己的归宿,将石头当作生活的伴侣,这既是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是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追求。

“镜中无发不白头,枝间有鸟堪相求”则通过镜像与自然界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可能性。镜中的白发与枝间的鸟鸣,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反映了他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最后,“东邻少年不少钱,朝朝暮暮负郭田。晨出及夕夜未眠,不信伯夷叔齐贤”通过对比东邻少年的富足与忙碌,反衬出诗人自己生活的简朴与内心的宁静。他并不羡慕那些物质上的富有,反而更欣赏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节俭与高尚,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脱。

整首诗以山林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孤独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勇气和智慧。

收录诗词(842)

何吾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黎缜之蓼水居

从来高士恬养神,结庐人外不染尘。

胜事每为凡夫借,亭搆穿植何纷纷。

今人栽花为花使,古人栽花作花主。

万钱雕镂欲无终,深林一枝耐风雨。

君不见,繁华称石家,只今胜事落空花。

又不见,邵平少生涯,千秋人识东陵瓜。

可见高台名花亦偶尔,独任清真有黎子。

荒村卜筑蓼花居,酒阑为我称山水。

居前溪水照胆清,居后青山如削成。

蓼花千树映水紫,落日万山照花明。

更有板桥通野渡,夜闻渔歌起清露。

高枕花飞扑被眠,维舟花畔停摇橹。

蓼花日暮溪水深,高歌时时龙和吟。

载酒有谁来问字,敲门未许轻听琴。

落落才何有,飘飘堪杯酒。

世人向子问天机,未可悠悠轻启口。

四壁蓼花未全贫,不观陶潜五株柳。

噫唏,无论古来台宇非,即看真境眼中稀。

看君到处堪留胜,蓼花因君后代知。

形式: 古风

怀人

三更怀人入梦劳,严霜冽冽北风高。

雁临冻浦声凄恻,此时微雨疏窗湿。

揽衣假寐通精诚,明星有烂晓鸡鸣。

天明排户一相望,瘴雾昏昏自惆怅。

形式: 古风

题修竹馆

生平王子猷,此君有神契。

千亩不羡玉琅玕,数枝时想风雨至。

吾家大阮结园林,一幅飞空兰亭记。

未伴丹凤鸣,政傲龙吟致。

兴来尊酒忆相携,翠筱如烟醉未归。

十年重过名园下,萧疏犹复绿成围。

丈夫寄托如脩竹,看取枝枝云汉齐。

形式: 古风

寄梁生

幽居性不喜宾客,杜门焚香调水墨。

閒来欹枕时作梦,梦同宋玉游九泽。

归来萧疏见子猷,柴荆更向渊明入。

醒来一段冷香风,玉兰衣兮琅玕骨。

吾于梁生何所遗,聊此数行寄恍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