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行端所作的《送方上人西蜀省亲》。诗中以送别为背景,描绘了对禅宗修行之道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道本绝方所”,开篇点明道无定所,超越了空间的限制,暗示了修行者追求的道是普遍而无所不在的。接着,“随缘触处真”进一步阐述,无论身处何地,只要顺应自然,就能触及真理,体现了随缘应物的生活态度和修行智慧。
“家乡元不远,父子即非亲”两句,通过对比家乡与亲情的相对性,表达了在修行之路上,真正的家和亲人可能超越了地理和血缘的界限,强调了心灵的归宿和内在的联系比外在的形式更为重要。
“径藓粘轻策,江华拂净巾”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细节,小径上的青苔与轻便的拐杖相映成趣,江边的花朵轻轻拂过干净的头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纯净和平静。
最后,“东吴与西蜀,曾不间纤尘”总结全诗,指出无论东吴还是西蜀,修行者的心境都能保持纯净,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表达了对修行者超越世俗、心如止水境界的高度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之道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