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朱熹的《训蒙绝句·克己二首(其二)》,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身养性、克己复礼的深刻哲理。
首句“莫道公私未判然”,开篇即点明主题,提醒人们不要认为公与私之间界限模糊,暗示了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时的复杂性。接着,“自忧一日用功难”则进一步阐述了个人内心的忧虑,即担心在忙碌的一天中难以兼顾公私两方面的需求,体现了对自我约束和时间管理的重视。
“便随明处猛分摆”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在明确区分公私之后,如何果断行动,如同在明亮的地方迅速做出决断一般。这里的“猛分摆”生动地展现了果断与坚决的态度,强调了在道德抉择面前的果敢行动。
最后一句“志在希颜即是颜”则将主题升华至精神层面,意指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理想(“颜”在此处借指孔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人格),这样的追求本身就是实现理想的过程。这句话鼓励人们以崇高的道德标准作为自己的目标,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实现,体现了儒家学说中“内圣外王”的思想精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个人修养、道德选择以及理想追求的重要性,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又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