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感时》,是明代诗人叶太叔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忧虑。
首句“叹嗟吾自有,何处问同心”,诗人感叹自己内心的情感难以与他人分享,似乎在寻求理解与共鸣,却不知从何谈起。接着,“年往空皮骨,愁来入古今”两句,描绘了岁月无情,时光流逝,让人的身体逐渐衰老,内心的忧愁跨越古今,无处不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奈。
“歌谣童稚巧,战伐岁时深”则对比了儿童的天真与战争的残酷,通过这一鲜明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给社会带来的深重苦难的反思。最后,“廊庙宁无计,宜从纲纪寻”,诗人认为朝廷和国家的治理者应该寻找解决之道,强调了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个人的感慨引申出对社会、历史和政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