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的《送王循道赴省试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王循道即将参加省试的深厚情感与殷切期望。
首句“龙扰已可屠,瓠坚今可攻”,以“龙”喻指王循道的才华与志向,暗示他如同龙一般,拥有不可小觑的力量与潜力;“屠”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力量的欣赏与期待,希望王循道能够像屠龙一样,展现非凡的才能。接着,“瓠坚今可攻”则以“瓠”(葫芦)的坚硬比喻王循道的坚韧不拔,预示着他即使面对困难也能坚持到底。
“不辞千金费,莫计五石容”,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王循道的支持与信任。诗人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包括“千金”的巨大花费,以及“五石”的广阔空间,来支持王循道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这里“五石”可能是指容纳各种知识与能力的空间,强调了诗人对王循道全面发展的期待。
“藏器古有待,用大难为工”,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王循道深藏不露的智慧与才能的理解。诗人认为,真正的才能需要等待时机,而施展大才更是不易之事。这既是对王循道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最后,“平生不龟手,伫此一战封”,诗人以“不龟手”之药的典故,比喻王循道拥有的独特才能或优势,暗示他将在即将到来的省试中发挥关键作用,如同“一战封”一样,一举成名,奠定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知识与才华的深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