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益教授再用韵赋弈有审机从谏之诲某复和呈(其二)

古人用众水如持,不为常安不虑危。

违谏伏波终自困,捍羌充国本无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古人看待众多水流如同持有宝物,不会只求长久安宁而不考虑危险来临。
违逆劝谏的伏波将军最终陷入困境,抵御羌族的充国并无特别奇异之处。

注释

古人:古代的人。
众水:众多的水流,比喻困难或资源。
持:持有,视为重要。
常安:长久的安宁。
虑危:考虑危险。
违谏:违背劝谏。
伏波:指汉代将领伏波将军马援,以勇猛著称。
终自困:最终陷入困境。
捍羌:抵御羌族。
充国:汉代名将赵充国,以防御羌人闻名。
本无奇:并无特别奇异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目为《子益教授再用韵赋弈有审机从谏之诲某复和呈(其二)》。诗中,诗人以古人的智慧为引,强调了审时度势和接受谏言的重要性。"古人用众水如持",比喻明智之人运用各种资源如同把握流水,灵活应变,不拘泥于常态;"不为常安不虑危"则表达了对持续警惕和防范危机的警醒态度。接下来,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人物违谏伏波(指汉代将领马援,因不听劝告而陷入困境)和充国(指汉代名将赵充国,以智取胜而非奇谋),暗示了遵循谏言和稳健策略的重要性。整首诗寓教于乐,借弈棋之道阐述了从政或处事的道理。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子益教授再用韵赋弈有审机从谏之诲某复和呈(其一)

从衡腷膊竞相酬,伺击羸行纬复游。

或把疑兵胜淝水,或乘猛势失荆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书所见闻示诸友(其三)

一从轻弃五边州,所恃藩篱仅武休。

又谓武休无足恃,并捐洋汉守金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书所见闻示诸友(其一)

行到青天最上头,蜀人争看锦衣游。

谁知一夜北风恶,吹起家山万斛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书所见闻示诸友(其五)

死城陷阵已长休,捍虏鸠民亦漫忧。

局外閒人倚江立,全躯保室信良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