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风漠漠野人居,若使能诗我不如。
数株苍桧遮官道,一树桃花映草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田园景象,诗人陈与义在前往杉木铺的路上,看到乡村人家隐于漠漠春风之中。他感叹自己若能诗,恐怕也难以表达眼前这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中提及的"数株苍桧"象征着古老与坚韧,它们遮蔽了官道,增添了道路的历史感;而"一树桃花映草庐"则生动地展现了春色盎然,桃花盛开,给简朴的农舍增添了几分生机和色彩。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恬静宜人的乡村春景图,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和向往之情。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紫阳山下闻皇牒,地藏阶前拜诏书。
乍脱绿袍山色翠,新披紫绶佩金鱼。
忆看梅雪缟中庭,转眼桃梢无数青。
万事一身双鬓发,竹床攲卧数窗棂。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