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赠丁元父给谏

谪官嵩山阳,山深意不俗。

岩扉时自开,云构何常卜。

隐几见少室,三花媚林麓。

簿书展长松,印绶挂深竹。

山僧似定猿,吏人偶驯鹿。

搴霞上高岭,采秀入幽谷。

览古将军树,息盖帝休木。

石泉夜雨声,数寸阶苔绿。

自关道气清,岂受尘网束。

正直神不欺,幽闲理自足。

时有箕颍人,相过论心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被贬至嵩山之后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谪官嵩山阳”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所处环境,接着“山深意不俗”表达了虽身处偏远却志趣高雅的态度。诗人通过“岩扉时自开,云构何常卜”描绘了山中自然景象的神秘与变化莫测,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由与超脱。

“隐几见少室,三花媚林麓”一句,以“少室”、“三花”等意象,展现了山中景色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簿书展长松,印绶挂深竹”则通过办公与服饰的象征,对比了世俗与自然的差异,突出了主人公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山僧似定猿,吏人偶驯鹿”运用拟人手法,将山僧比作定定的猿猴,吏人比作驯服的鹿,形象地表现了山中人物的和谐与自在。接下来的“搴霞上高岭,采秀入幽谷”描绘了主人公在山中探索自然之美的场景,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览古将军树,息盖帝休木”通过历史遗迹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英雄的敬仰与对自然之美的沉醉。“石泉夜雨声,数寸阶苔绿”则是对夜晚山中静谧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命力。

最后,“自关道气清,岂受尘网束”表达了主人公不受世俗束缚,追求内心纯净之道的决心。“正直神不欺,幽闲理自足”强调了内心的正直与平静,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时有箕颍人,相过论心曲”则以“箕颍人”这一隐士群体的代表,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超脱,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1563)

区大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箕山

杖策访名山,夙慕良有以。

素琴石上横,清风松下起。

昔日让王人,含芬遗垢耻。

饮泉想弃瓢,临流思洗耳。

太古多逸民,中世寡奇士。

回策下岩翠,放歌入烟紫。

白云何时来,荒涂谁与理。

终愿毕吾志,抗手谢坌滓。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行经路傍古墓

路傍何代墓,欲问了无因。

当日铭碑者,斯焉骨亦陈。

陵谷有回换,况乃绮罗身。

重泉一以闭,千载不复晨。

蒙密荆杞乱,纵横石兽奔。

珠襦为人取,玉体蝼蚁亲。

田狸升树啼,牧竖歌伐薪。

幽幽垄上日,靡靡草间燐。

雍门不足涕,蒿里不足呻。

恨无一杯酒,酹此泉下人。

安见千年后,谁非狐兔尘。

形式: 古风

冬季朔日从友人斋食

朔日为月始,季冬属岁藏。

天工此时毕,人事何匆忙。

斋心朝太一,密虑卫元阳。

晓灌醍醐顶,静吸华池浆。

披衣寻净侣,芳洁自罗将。

酒用醴泉水,食取瑶草芒。

五内涤尘根,丹室澄虚光。

坌垕永无染,刀圭从此尝。

真人有要言,清净道之纲。

淡泊宁吾志,甘滋烂人肠。

去矣餐元气,吾将嬉紫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庭梅二月半后放花

春还忽已半,桃李方参差。

梅蕊何迟发,开花临玉墀。

捲帘蜂乍入,披幌月仍窥。

韶节谅难定,素心人讵知。

孤芳幸未晚,及此赠佳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