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其八)械夏

礼酒既酌,嘉宾既厚,牍为之奏。

礼酒既竭,嘉宾既悦,应为之节。

礼酒既罄,嘉宾既醒,雅为之行。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酒席上的礼仪酒已经斟满,尊贵的宾客也受到了热情款待,文书开始记录这欢乐的时刻。
当礼仪酒喝完,宾客们心情愉快,音乐和舞蹈应景地配合起来。
当所有的酒都喝完,宾客们也从醉意中清醒过来,优雅的行为举止成为主导

注释

礼酒:指在宴会上敬客的酒。
既:已经。
酌:斟满。
嘉宾:尊贵的宾客。
厚:热情款待。
竭:喝完。
悦:愉快。
应:配合。
节:音乐或舞蹈的节奏。
罄:喝完,耗尽。
醒:清醒。
雅:优雅。
行:行为举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其八)》。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三次提及“礼酒”的不同状态,展现了一场宴席活动的全过程。

"礼酒既酌,嘉宾既厚,牍为之奏。" 这句话描绘的是宴会开始时的情景,主人已经倒好酒,贵客云集,气氛隆重,乐师开始演奏音乐,为宴会增添了愉悦的氛围。

"礼酒既竭,嘉宾既悦,应为之节。" 随着宴会的进行,酒已经喝得差不多了,宾客们都非常高兴,诗人提醒主人应该注意适可而止,不要过度纵容,以保持整个活动的庄重与和谐。

"礼酒既罄,嘉宾既醒,雅为之行。" 最后一句表达的是宴会即将结束时的情形,所有的酒都已经喝完,宾客们也逐渐清醒过来,主人应该以文雅之举来结束这次聚会。

整首诗通过对“礼酒”状态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古代宴席文化的精體,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节制和适度的认识。同时,这种以动作为线索,勾勒场景变化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流畅自然,富有韵味。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其九)骜夏

桓桓其圭,衮衮其衣。出作二伯,天子是毗。

桓桓其圭,衮衮其服。入作三孤,国人是福。

形式: 四言诗

杂体诗.胥口即事六言二首(其一)

波光杳杳不极,霁景澹澹初斜。

黑蛱蝶粘莲蕊,红蜻蜓袅菱花。

鸳鸯一处两处,舴艋三家五家。

会把酒船偎荻,共君作个生涯。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杂体诗.胥口即事六言二首(其二)

拂钓清风细丽,飘蓑暑雨霏微。

湖云欲散未散,屿鸟将飞不飞。

换酒帩头把看,载莲艇子撑归。

斯人到死还乐,谁道刚须用机。

形式: 六言诗 押[微]韵

芳草渡

溪南越乡音,古柳渡江深。

日晚无来客,闲船系绿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