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姑赞

阆苑无踪迹,唐朝有姓名。

不知红玉洞,千古夜猿声。

形式: 押[庚]韵

翻译

仙境已无处可寻,只在唐朝留有诗名。
那神秘的红玉洞,千百年来只有夜晚猿猴的哀鸣声回荡。

注释

阆苑:指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如阆苑仙境。
踪迹:痕迹或踪影。
唐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红玉洞: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地名,也可能指著名的洞穴景点。
千古:千百年。
夜猿声:夜晚的猿猴叫声,象征着荒凉和古老。

鉴赏

诗人以阆苑比喻何仙姑的高洁与神秘,阆苑乃古代仙境之地,此处象征仙姑清高脱俗,不染尘埃。"唐朝有姓名"则表明仙姑在唐时已有其名,但未指出具体是谁,这种模糊又增添了一层传奇色彩。

"不知红玉洞,千古夜猿声"中,"红玉洞"可能是一处仙境或深山之内的秘密所在,而"千古夜猿声"则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寂静悠长的氛围。夜猿的声音,在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对人类世界的淡漠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仙姑与常人不同,可能在某个深山老林之中修炼成仙。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仙姑神秘形象的塑造,展现了诗人对何仙姑超凡脱俗、不为世间所束缚的赞美。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即事君子堂(其五)

自点雌黄改自诗,苧衣不著著蕉衣。

前山何故枯松上,半月巢空鹤不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即事君子堂(其四)

枝头尚有烂黄梅,次第荷花白者开。

庭雀被人惊得惯,作群飞去又飞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即事君子堂(其三)

招风竹下凉生扇,弄水荷边香满衫。

自拾落花揩面汗,唤将红白酒相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即事君子堂(其二)

南薰唤起莲花悟,西照催归燕子忙。

自洗霜刀来切藕,传君嚼玉咽冰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