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周希稷游湖上园

句法参同李翰林,风流依约谢宣城。

放怀应喜醉三日,听曲知无误一声。

箬叶露方高石室,桂枝香谱度银笙。

西清东观迟归去,相就盘跚勃窣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仿效李翰林的文风,举止潇洒如谢朓城的风采。
尽情畅饮三天应会心满意足,聆听乐曲时能准确辨别每个音符。
新采的箬叶在高高的石室中晾晒,桂花的香气在银笙上谱写出美妙旋律。
在西清宫和东观流连忘返,步履蹒跚地慢慢行走。

注释

句法:仿效。
李翰林:唐代诗人李商隐。
风流依约:形容举止潇洒。
放怀:尽情。
醉三日:连续畅饮三天。
误一声:听错一个音符。
箬叶:竹叶。
石室:古代藏书或供祭祀的场所。
桂枝香:指桂花的香气。
西清东观:古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宫廷。
迟归去:迟迟不愿离开。
相就:相伴而行。
盘跚勃窣行:步履蹒跚地走。

鉴赏

此诗语言流畅,意境悠然,充分展现了诗人与友相聚游湖之乐。首句“句法参同李翰林”可见诗人在文学上自比于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示己之才华;“风流依约谢宣城”则是对北宋时期文豪谢灵运的赞誉,表明诗人对其风格的向往。次句“放怀应喜醉三日,听曲知无误一声”表现了诗人在宴饮中忘却忧愁,对音乐有着敏锐的感受与判断。

第三句“箬叶露方高石室,桂枝香谱度银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居图景,诗人于清晨的露珠和桂花之中寻得一份超然。末两句“西清东观迟归去,相就盘跚勃窣行”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在山路上缓慢而行时的愉悦心情。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展现了诗人与友同游湖上之乐趣及文学艺术上的追求。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自广岩避暑西庵

推枕欣朝凉,开户畏炎日。

驾言城西游,滞懑去如失。

山空秋易知,石近云屡出。

穿松得古寺,随喜听讲律。

士女蜂蚁来,蟠香散经帙。

嚣思摄正念,颇识动化术。

蔬饭有馀饱,徐行纵閒逸。

邻庵亦窈深,绿杉间疏密。

殿宇焕新筑,不待方丈室。

相留屏俗情,话澹喜促膝。

修筠入支径,池亭面崷崒。

从容十数刻,佳趣领无佚。

风床捲青簟,露井放寒繂。

藕花杂蒲稍,芳气远如一。

纷尘惬虚静,诗成任荒率。

殷雷唤飞雨,爽气定盈溢。

兴酣在景晚,归骑莫驰疾。

新霜更须来,携樽摘林橘。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自安福过真珠园梅坡

舒忧早踰关,延晤尽名侣。

林亭果幽赏,得计良自许。

高鸣迭酬唱,阳春谁激楚。

坐移游好园,振策眄芳渚。

曾茅旧剪结,冰艳静谁与。

几年杨巨源,句妙听钟敔。

谪仙继前躅,凌厉苍霄举。

吾人潘逍遥,清新出机杼。

揆予才独后,乙乙抽茧绪。

肆瞻宇宙宏,气类混出处。

盍簪忍轻散,快意樽中醑。

相看岂时情,襟期耐寒暑。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自咏

事业新来别,贤愚久自知。

作文时似咒,写字忽知锥。

卖屋因为宅,谋官本近医。

有来评世务,好好只相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至华藏寺先呈琏长老

切莫撞钟领众迎,作家相见要情真。

亦庵自是优婆塞,知事当人定不瞑。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