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因忆成梦

才松衣扣。已有浓香透。一味醉人香似酒。

酥得魂儿厮勾。梦中罗帐灯昏。鸳楼锦瑟清尘。

髣髴还亲玉体,怪他红被无温。

形式:

鉴赏

这首《清平乐·因忆成梦》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温馨而醉人的梦境画面。开篇“才松衣扣。已有浓香透”,通过衣扣微启,透露出女子身上的香气,暗示了主人公对美人的深深思念。接着,“一味醉人香似酒”,将香气比喻为醇酒,表达了词人陶醉于这种香气中的情感。

“酥得魂儿厮勾”一句,运用了酥软的感觉来形容香气对人心灵的吸引力,仿佛连魂魄都被牵动。进入梦境后,“梦中罗帐灯昏”,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浪漫的氛围,鸳鸯楼上传来锦瑟的清音,更增添了梦境的诗意。

最后两句“髣髴还亲玉体,怪他红被无温”,词人仿佛在梦中与心爱之人肌肤相亲,却惊讶地发现红被竟然没有丝毫温度,这可能是对现实与梦境之间温差的微妙反映,也暗示了词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和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香为引,以梦为载体,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现实中难以触及的失落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韵味。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眼儿媚

海山仙阁贮风鬟。人在有无间。

将伊比作,明驼青冢,不望生还。

多情小玉归何处,翻恨未成烟。

绿窗寻梦,红绡感泪,此后难闲。

形式:

宴清都.桃花源

十载迷津客。斜阳外、旧红曾否相识。

幽源访路,闲门隔坞,古春长閟。

桃花流水依然,但几换渔郎家国。

奈人世、别有东风,吹老三户豪杰。

阿房暮燹飞残,绣苔辇道,焦土犹热。

仙家一笑,湘山自赭,海山空碧。

避秦月亦千年,定懒照、长城白骨。

便邀来、共话前朝,风林散发。

形式:

临江仙.夜行桃源坞中

一径苍寒人迹断,松毛覆满琴床。

笼灯深入白云乡。水田听闹蛤,山寺惹惊尨。

绝顶天风吹不住,此时散发吟商。

翠微诗境自生凉。行歌秦代月,坐啸楚天霜。

形式:

夜游宫.暝憩会仙桥,土人云:春时犹有桃花流出也

竹路还鸣暗水,问流出、空山何意。

应为桃花恋人世。漫相思,旧渔郎,浑老矣。

小坐幽篁里。看松顶、月飞清气。万绿中间一亭子。

有谁知,抱孤琴,来到此。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