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图为叶司徒公题

两舟同行如结邻,两翁相对各垂纶。

丝长水远意不极,俱是江湖閒散身。

倏无忽有时交诧,咫尺烟波不相借。

稚子牵丝似有情,前村问酒先论价。

江淮以南罾罟多,潇湘向上皆风波。

公家正住鱼龙窟,我兴却在沧浪歌。

沧浪歌长秋日短,野水寒天迷近远。

酒醒高堂看画图,黄芦瑟瑟江风满。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两位老翁在船上垂钓的情景,以及他们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诗中“两舟同行如结邻,两翁相对各垂纶”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仿佛两位老翁在悠然自得地享受着钓鱼的乐趣,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丝长水远意不极,俱是江湖閒散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无论是钓鱼的工具还是所处的环境,都充满了自由与宁静的气息。而“倏无忽有时交诧,咫尺烟波不相借”则巧妙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虽近在咫尺,却难以完全把握,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稚子牵丝似有情,前村问酒先论价”则通过孩童和村民的活动,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生活气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而“江淮以南罾罟多,潇湘向上皆风波”则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环境特点,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探索。

最后,“公家正住鱼龙窟,我兴却在沧浪歌”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而“沧浪歌长秋日短,野水寒天迷近远”则通过季节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钓鱼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题雁送邓宗周宪副

黄芦??鸣秋雨,北雁南征度江渚。

群分旅逐各有情,侧晲回看似相语。

啄者自啄飞者飞,忽然长叫入斜晖。

片时残梦断还续,千里关山归未归。

谁令岁序多反覆,转使道途成骨肉。

水有菰莼原有粟,犹胜鹪鹩一枝足。

我家旧在湘江东,十年秖住京尘中。

送君无限思乡意,昨夜南楼闻朔风。

形式: 古风

忧旱词

黄尘赤日无南北,平田见土不见麦。

秋麦垂垂尽枯死,春麦虽青不盈咫。

秋田种少未种多,田家四顾无妻子。

官河水浅舟不行,漕舟不载雨州名。

河西钞关坐不税,太仓粳稻何时至。

一春无雨过半夏,贫民望雨如望赦。

安得一雨如悬河,坐令愁怨成欢歌。

我行虽难奈乐何。

形式: 古风

题袁佥事松壑图卷

高松盘拿如撄云,哀壑动地空中闻。

秋声怒呼夜涛涌,势若万马驱千军。

阴风萧萧山鬼泣,水底长蛟作人立。

老子横挥似有神,纷纷画史何嗟及。

东台铁冠金石肠,携来两袖皆风霜。

官船五月不知暑,掷笔停杯听山雨。

形式: 古风

题许廷冕职方画

路转循冈背,桥回傍水根。

幽人不到处,茅屋自成村。

浦树经秋落,山钟向晚昏。

偶然一携手,相与倒芳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