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涯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翻译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涯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涯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注释

花褪残红:褪,脱去,小:毛本作“子”。
子:毛本误作“小”。
“飞”,《二妙集》、毛本注“一作来。
”绕:元本注“一作晓。
”柳绵:即柳絮。
何处无芳草句:谓春光已晚,芳草长遍天涯。
多情:这里代指墙外的行人。
无情:这里代指墙内的佳人。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蝶恋花·春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花褪残红青杏小",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花朵凋零,青涩的杏子开始长大的景象,透露出春天的生机与变迁。"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通过燕子的飞翔和绿水环绕的人家,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和谐。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暗示即使眼前春色不再,远方仍有生机盎然的希望。"墙里鞦韆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通过墙内外的对比,描绘了一幅含蓄而富有情趣的画面,佳人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引人遐想。

最后两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以佳人的笑声渐远渐消,表达出词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被无情现实所困扰的情感。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邞淇水入城

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

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

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试向江头觅。

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时毕。

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

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

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画堂春.寄子由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江城子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閒。

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

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

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

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