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十首(其九)

句章城郭,有便娟接舞,魂归徕只。

梦醒桃根应错问,蝴蝶可怜花底。

夜壑吟孤,绛都春老,馀恨空流水。

日湖剩稿,于今谁为料理?

知我已十年前,素弦弹折,更洒铜仙泪。

忍倚新腔西子慢,愁落野鹃声里。

如此江山,不容词客,寂寞人间世。

貂裘背雪,倦游行且休矣。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名为《壶中天十首(其九)》。诗中描绘了句章城郭的景象,通过“句章城郭”这一地点,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诗人以“有便娟接舞,魂归徕只”开篇,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舞蹈与灵魂的归宿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哀婉的意境。

接着,“梦醒桃根应错问,蝴蝶可怜花底”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桃根和蝴蝶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桃根的错问,仿佛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蝴蝶在花底的可怜,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夜壑吟孤,绛都春老,馀恨空流水”三句,诗人以夜壑的孤独吟唱、绛都(可能指古代繁华之地)的春色凋零,以及流水中的余恨,共同构建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

“日湖剩稿,于今谁为料理?”则直接点明了对过去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惋惜,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又有谁能来整理这些残存的文献或记忆呢?

接下来,“知我已十年前,素弦弹折,更洒铜仙泪”几句,诗人自述十年之前,曾经有过美好的时光,但如今却只能弹断素弦,洒下如铜仙般的泪水,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失落与哀伤。

“忍倚新腔西子慢,愁落野鹃声里”中,“新腔西子慢”可能是指新的音乐曲调,与古代美女西施的慢歌相联系,暗示了诗人面对新事物的无力感和内心的愁绪。“愁落野鹃声里”,则将愁绪与野鹃的啼鸣相结合,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最后,“如此江山,不容词客,寂寞人间世”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环境的不满与无奈,认为如此壮丽的江山,却容不下文人墨客的抒发,人间世显得格外寂寞。

“貂裘背雪,倦游行且休矣”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直接流露,他背负貂裘,面对雪景,感到疲惫与厌倦,想要结束这种漂泊的生活,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壶中天十首(其十)

天乎难问,载云旗五色,逢迎山鬼。

思折琼枝嗟远道,羞与蹇修为理。

饮石泉兮,入修门些,上下悠悠只。

悲哉秋气,伤心极目千里。

众女谣诼蛾眉,无南无北,到处机蓬矢。

丛桂连蜷招隐士,岁晚淹留何事。

兰枻荪桡,螭骖虬驾,我欲歌离世。

巫咸夕降,卜居惝恍谁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一枝春

轻暝笼寒,卷帘迟、寂寞收灯风雨。

芳游谩数,不是近来心绪。

梅钿杏粉,渐看到、柳枝眉妩。

空自把、花恼何郎,引得翠乡愁聚。

茸窗旧时眠处,爱浓熏宝屑,闲歌金缕。

龙香麝纸,记与细翻笙谱。

梨云梦暖,甚容易、燕莺娇妒。

谁更在、丝障银屏,醉听俊语。

形式: 词牌: 一枝春

扫花游

画檐翠湿,奈几阵余寒,嫩红如扫。

采香径悄,问莺帘燕户,剩春多少。

泪染情丝,尚忆华清睡好。

黯怀抱,任亭角夜深,银烛休照。

芳事虚负了,任锦障重围,绿云迷晓。

瘦枝谩拗,便轻阴再乞,可怜花老。

不是无诗,极目江南路杳。

送愁到,掩纹窗,雨斜风峭。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桂枝香

渔庄岸侧,正水落远汀,残雾收白。

渐见香粳刈了,绣匡齐出。

纬萧夜占爬沙路,苇花深,碎灯摇碧。

楚霜初饱,还愁解甲,暗随潮汐。自玉局,清吟换得。

喜斫雪双螯,同醉芳液。应是红姜细捣,绿橙亲擘。

江湖岁晚无肠断,对西风何限相忆。

竹根胜雨,时时空认,草泥行迹。

形式: 词牌: 桂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