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复制科有谓予应诏者

汉幄思贤尺诏飞,不材充赋谅非宜。

就令能奏三千牍,未免长安欲死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宋祁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科举制度的批判态度。诗中“汉幄思贤尺诏飞”一句,指的是古代汉朝选拔人才的方式,通过悬挂榜文的形式来传播信息,引发人们对贤才的思考,而“不材充赋谅非宜”则表明诗人自己对于当时的科举制度并不认同,因为它更多是考察记忆和背诵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学术造诣或为国所需的才能。

接下来的“就令能奏三千牍,未免长安欲死饥”则更加深刻地指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即便是能够熟练背诵和书写大量文章的人(三千牍),在现实生活中也可能因为没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而陷入困境,甚至面临生存危机(长安欲死饥)。这里的“长安”代指当时的首都,即现代的西安,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即使在繁华都市,也可能隐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

总体来看,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对于科举制度改革的呼声。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邻郡移书覆狱

堀堁征尘敝客裾,晓盘贪饭鲁人蔬。

多年养病先黄老,岂辨司空城旦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闰九月晦日登舟二首(其二)

二山皆在眼,未忍去淮津。

三宿宁无恋,况非桑下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闰九月晦日登舟二首(其一)

淮平舟未进,远绪怅依依。

勿谓王孙怨,先如春草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鸡答

君园稻富非争食,省树枝深未许栖。

但得齐蝇无乱响,不辞风雨五更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