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坡梅花诗韵今年雪多梅开不甚畅为花解嘲复以自解云耳(其三)

主人被谑如摧槁,空庭百匝愁颠倒。

抗颜也作花忠臣,摘叶披枝恐花恼。

贮君玉照金谷之堂,山骄石佞君开早。

贶君和羹驿使之辞,调卑格弱君言好。

我无红碧为君妍,莎台莓榭躬除扫。

宋砚蜀纸李廷圭,折枝貌得花韵老。

荣枯开落等一观,自觉与花非草草。

月沉风止两无言,一方积雪照冥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和东坡梅花诗韵》系列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雪中开放的情景,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描述了梅花在雪中的生长环境,“主人被谑如摧槁”,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与挣扎。“空庭百匝愁颠倒”则进一步渲染了梅花在风雪中的孤独与无助。接着,“抗颜也作花忠臣”一句,赋予梅花以忠诚与坚守的精神品质,即使面对严寒也不屈服。

“贮君玉照金谷之堂,山骄石佞君开早”两句,将梅花比作珍贵的玉器,置于金谷之堂,暗示梅花虽处险境,却依然保持高洁与尊贵。同时,也暗含了梅花早春开放的特性,与“山骄石佞”形成对比,强调了梅花的独立与坚强。

“贶君和羹驿使之辞,调卑格弱君言好”则通过比喻,表达了梅花与人的关系,如同和羹使者,虽然地位不高,但能调和各种食材,使味道更加和谐美好。这不仅赞美了梅花的实用价值,也寓意了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作用。

“我无红碧为君妍,莎台莓榭躬除扫”两句,诗人自谦,表示自己无法像梅花那样美丽动人,只能亲自打扫花园,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梅花的敬仰与爱护。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诚实评价。

“宋砚蜀纸李廷圭,折枝貌得花韵老”则通过文房四宝的使用,进一步强调了对梅花的描绘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与投入。

最后,“荣枯开落等一观,自觉与花非草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认为无论是荣华还是凋零,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应过于执着或轻视。这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平和看待生命的态度。

“月沉风止两无言,一方积雪照冥昊”以静谧的夜景结束全诗,月沉风止,积雪照亮天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既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艺术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虎耳岩逢不二和尚

幽岩幻出支公面,瘦壁玲珑点葱茜。

百年一室锁青烟,涧石霜松几回变。

师言少日住西山,南内风光眼曾见。

武皇七年四月时,搭衣曾上戒坛殿。

白头等死入名山,四十三年若流电。

榔梅插得大十围,又见曾孙头似霰。

夜深屈指数朝贤,青山阅人如邮传。

元美伯玉今在无,可惜聪明死编撰。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隆中偶述

苍藤老蔽幽溪石,瘦锷棱棱网苔迹。

想得山中抱膝时,凉云如水树纹碧。

山莎满地刺花红,草堂斜掩一池风。

杖声跕跕冲山鸟,道是鹿门庞德公。

开尊叠唱梁甫吟,黄头丑妇拔钗篸。

踏花趁石穷幽崄,行尽溪桥闻怪禽。

一朝龙甲腾色水,尽泻清江浇玉垒。

西连邺虏东狡吴,坐策行筹几回死。

晚年只手扶庸主,文泣鬼神战风雨。

炎火不光汉数穷,消得英雄愤几许。

五丈原头石辗尘,烟霜薮却白纶巾。

始知伊吕萧曹辈,不及餐云卧石人。

形式: 古风

黄平倩至玉泉以书见要倍道趋之马上感旧有作

晓枕浓和发清嚏,知是佳人呼我字。

翩然一鹤自东飞,衔得巴江笺子至。

蜡花满幅堆明峦,要我共踏青溪翠。

怒帆一掣截长波,马不待?捶以辔。

颓蓝叠绿泻平田,缬林稠叶点清腻。

当时京国好兄弟,射堂佳月城西寺。

几年抛没叹吹云,又作飞鸿留爪地。

老去怕逢缘熟人,梦回每说金华事。

欲知销折几番心,看我衣衫重叠泪。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赠陈正夫

学书不成去学剑,抛却铅丹买弓箭。

六韬不直一文钱,穰苴终作灌园汉。

稻黍不收收莠荑,勉将方口救穷贱。

古纸烟黄书一通,赤日方街磨大砚。

涔波只沬濡枯鱼,十年不识孔方面。

记得魁梧美少年,手把牙签颂书传。

花前月下几吟哦,颠书自扫白团扇。

高冠大袖走文场,身经大小百馀战。

几年面上堆紫烟,直腰曲背走乡县。

家园卖尽子依人,不及西家老曹掾。

身宫磨蝎命驿马,五行劳碌君自见。

诗能穷人穷者工,瘦岛寒郊无饱顿。

新诗字字挂人口,不与妻儿充饥咽。

如今贵者不读书,腹中犹如酒食店。

自来好语出饥肠,一字堪酬五十绢。

我亦辞官作乞儿,他时同入歌妓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