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泊扬子江

杨柳夹江青,东风潮正平。

云间旋蜃市,沙际听鼍更。

万水俱东逝,孤舟更北征。

不知时序改,今日是清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在扬子江畔泊舟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首句“杨柳夹江青”,以杨柳的翠绿映衬江边景色,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季节——春天。杨柳的轻柔与江水的绵延相呼应,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东风潮正平”则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和煦与江面的平静,东风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也使得江潮平稳,为舟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接下来,“云间旋蜃市,沙际听鼍更”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云间的蜃市,指的是海市蜃楼的幻象,仿佛是仙境中的繁华市场,虚幻而美丽;沙际的鼍更,则是通过听闻鼍(一种类似鳄鱼的动物)的叫声,来感受夜晚的宁静与深沉,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增添了诗的意境。

“万水俱东逝,孤舟更北征”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旅程的深刻反思。万水向东流去,象征着不可逆转的时间之河;孤舟北征,则是个人命运的象征,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个体总是在不断前行。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追求目标的感慨。

最后,“不知时序改,今日是清明”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清明节。清明不仅是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是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诗人在此时此刻,或许想到了生命的轮回与永恒,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江边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54)

朱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入清河

柳叶初凝绿,桃花正满林。

河流移故道,海色变层阴。

午夜一帆月,征人万里心。

风沙吹欲老,短发不胜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过筠石山居

何地是蓬莱,云烟万里开。

山花敷绿草,竹影扫苍苔。

鸥鸟随风去,兰桡逐浪回。

隔江新酒熟,谁与一衔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武夷回宿护国寺

九曲循溪下,长桥卧彩虹。

客怀怜蟋蟀,秋意在梧桐。

古寺钟初定,虚窗日正中。

翻然动归思,新水送孤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期章千峰诸社长同游雁山

风雨满西楼,松间细水流。

独悬孺子榻,谁泛剡溪舟。

佳境能留客,深杯可散愁。

待君携杖屦,同去看龙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