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博见枉分韵

一毡远寄海天涯,遣兴时过处士家。

瓜熟尽堪分五色,诗成那敢说三叉。

溪云夜荡渔矶月,篱舍秋残槿树花。

野外不嫌供具薄,邻家春酿尚堪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冯皋谟在友人高学博来访时的情景与心境。首联“一毡远寄海天涯,遣兴时过处士家”开篇即以“一毡”这一细节,巧妙地勾勒出远方友人对彼此的深情厚谊,仿佛一片温暖的毡毯跨越了遥远的距离,将两颗心紧紧相连。同时,“海天涯”三字又赋予了这份情感以广阔的时空背景,使得友情显得尤为深沉和珍贵。

颔联“瓜熟尽堪分五色,诗成那敢说三叉”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轻松愉快氛围。成熟的瓜果象征着丰收与分享,而“五色”则暗示色彩斑斓的生活与丰富的情感交流。至于“诗成那敢说三叉”,则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颈联“溪云夜荡渔矶月,篱舍秋残槿树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夜晚的溪流上漂浮着云朵,月光洒在渔矶之上,而篱笆旁的秋日残花,更添了几分季节的韵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琐碎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尾联“野外不嫌供具薄,邻家春酿尚堪赊”则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在野外,面对简陋的供奉,诗人也不以为意;而对于邻家的春酒,他更是愿意借来共享。这种随遇而安、乐于分享的精神,正是友情与生活的真谛所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乐趣与意义的态度。它不仅是一次友谊的聚会,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体现。

收录诗词(6)

冯皋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折柳送屠石屋年丈

长杨夹道如青雨,故故摇风别离处。

会得垂条偏惹愁,判折一枝赠君去。

君去江南正暮春,远烟残月暗河津。

宁知此地还伤别,历乱莺声愁杀人。

形式: 古风

鲁桥寄怀

黄尘白雨此征衫,愁到春深祗自缄。

鲁地雪环拖练水,吴山云锁读书岩。

草腥去路争嘶马,风软归舟远叠帆。

爱杀青青河畔柳,撩人一路晚掺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出师曲

内宅儿元骑射同,帐前偏著茜衣红。

沙深雪远迷番马,月满中天挂汉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素扇行

蜀王府中制奇扇,镂边饰宝泥金面。

龙函捧献明光宫,赐之彩币兼华宴。

来往星驰驿骑劳,低锡才人最恩眷。

吴门巧作素白良,欺霜妒月凝辉光。

图山写石各工意,八分草圣争誇长。

后有文翰林,前有祝京兆。

二老相持称墨妙,文翁二子颇克绍。

迩来幼海周山人,太仓王郎贤缙绅。

操觚往往宗晋法,挥洒不与庸流邻。

君不见六月城西古寺中,凉风到处绿阴浓。

山僧笑指乘骢客,汗湿纱衣日几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