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舜禅往庐山

行脚须具行脚眼,当以前辈为标格。

近来丛席说庐山,禅子竞趋不吴越。

汝今直往虎侯溪,一香三拜依位立。

棒如雨点打将来,当下知归方是行脚事云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月涧所作,名为《送舜禅往庐山》。诗中以禅宗修行为主题,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对禅学的独到见解。

首句“行脚须具行脚眼,当以前辈为标格”,强调了修行者在行走四方时,应当具备正确的心态和目标,以前辈为榜样,追求更高的境界。这反映了禅宗重视师承传统、学习前人智慧的传统精神。

接着,“近来丛席说庐山,禅子竞趋不吴越”描绘了当时禅宗界对于庐山的向往之情,众多禅者不辞远途,争相前往庐山求道。庐山作为佛教圣地,自古以来就是禅宗修行的重要场所,吸引着无数修行者前来参访。

“汝今直往虎侯溪,一香三拜依位立”则描述了舜禅即将前往虎侯溪的场景,他将遵循传统礼仪,虔诚地进行礼拜。虎侯溪作为庐山的一个地点,象征着修行者面对挑战与考验时的坚定与决心。

最后,“棒如雨点打将来,当下知归方是行脚事云毕”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禅宗修行中的“棒喝”方式,即通过外在的刺激促使修行者领悟佛法真谛。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修行在于当下觉悟,而非形式上的追求。行脚之事至此结束,意味着舜禅已经完成了他的修行之旅,达到了内心的觉醒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悟道成佛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传统师承与实践方法的尊重。

收录诗词(243)

释月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宗藏主之吴越

袅袅春风软,点点春山远。

如来禅与祖师意,满眼满耳无不是。

短筇拨著南北峰,钱塘万顷寒涛舂。

一笑归去来,云中五老笑颜开。

形式: 古风

送昙昱侄礼拜净慈愚极老叔

汝今别我去行脚,听我殷勤重告汝。

人身难得今已得,直须著意明自己。

只今丛林未寂寥,四海一翁老愚叔。

惠日峰前九拜时,照顾粗拳当面筑。

白发盈颠七十翁,期汝有成志超越。

为报江海几故人,晚年富贵一矶雪。

形式: 古风

送辨藏主

老眼正昏明,喜见哥宁馨。吐语■璆玕,秀发禅林英。

斯道犹大厦,颓焉欲倾陀。

独支期敏手,毋擅立壑美。大鹏一举九万里。

形式: 古风

珍维那归径山就简虎岩和尚

水云相望楚与吴,三年不作问安书。

英英禅子来岩边,为我细说岩平安。

但言倒握无形棒,若佛若祖难近傍。

烦寄一语休拍盲,本来无佛无众生。

不妨借取腕头力,永为大地人知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