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公子.讯使

前月行人去,屈指来何暮。

叩户料应来,乡音传尺素。

尺素几行馀,不见故人书。

难道不相忆,沉吟双鲤鱼。

形式: 词牌: 醉公子

鉴赏

这首诗《醉公子·讯使》是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前月行人去”,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事件,暗示着友人离别已久。接着,“屈指来何暮”一句,以屈指计算时间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归期的期盼与无奈。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捕捉,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焦灼,也流露出对相聚时刻的渴望。

“叩户料应来,乡音传尺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着友人归来的情景,期待着那熟悉的乡音和传递情感的信件。这里,“尺素”不仅指代书信,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象征着友情与思念的载体。乡音与尺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

然而,“尺素几行余,不见故人书。”转折之处,诗人的情绪由期待转为失落。几行字之后,却未见友人的亲笔信,这不仅是对现实的失望,也是对友情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难道不相忆,沉吟双鲤鱼。”以“双鲤鱼”作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鲤鱼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友谊或思念,此处“沉吟”二字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活动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邃。

综上所述,《醉公子·讯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等待与希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彭孙遹对于友情与时间、空间距离之间微妙关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送春日与袁重其花下小饮

草暖莺飞,行人多上全吴馆。月洲亭畔。

重把春衣换。新绿南园,已觉参差遍。花如霰。

君今不醉。负却提壶劝。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浣溪沙.病况

却月横云悄未舒。看花踏草兴全疏。

屏山寂寞夜何如。

烛灺香焦犹未寝,几回偷看寄来书。

感他珍惜怕他虚。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春游

花柳暄萋不自堪。柔莺历历燕喃喃。

断肠春色在江南。

麦陇摧风轻委浪,蘋波蹙雨净拖蓝。

旗亭归去酒微酣。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客中小寒食作

客里佳辰祇自怜。白榆初改汉宫烟。

覆堤柳色正三眠。

芳树乍闻花气息,小楼几见月团圆。

教人无奈暮春天。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