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遇主人题壁

何年突兀庭前石,昔日何人种松柏。

乘兴閒来就榻眠,一枕春风君莫惜。

城西今古阳山色,城中谁有千年宅。

往来何必见主人,主人自是亭中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诗人以悠闲的情怀,徜徉于庭院之间,触景生情,引发出一系列的思考与感慨。首句“何年突兀庭前石”中,“突兀”形容石头突兀而立,给人一种时间长河中的静谧与孤独感。而“昔日何人种松柏”则是对过往的好奇和怀念,诗人想象着当年栽种这些松柏的人,如今又在何方。

接着,“乘兴閒来就榻眠,一枕春风君莫惜”展现了诗人的一种超脱与放达。这里的“乘兴”意味着随心所欲地游历,而“閒来”则表明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态。“就榻眠”是说在某个地方安顿下来休息,“一枕春风”则是在享受着春天的和风。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要尽情地享受这份悠闲,不必有所保留。

“城西今古阳山色,城中谁有千年宅”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与历史变迁的一种感慨。城外的阳山,其色彩依旧如昔日,而城中的建筑,却很难有人能拥有千年的传承。

最后,“往来何必见主人,主人自是亭中客”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诗人认为,无需刻意去寻找庭院的主人,因为在这片古旧的庭院里,每个人都是过客,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和情感。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历史与人生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6)

方惟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居长洲。方龟年子。早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躬耕田间,闲则读书。徽宗崇宁四年以遗逸荐,为兴化军助教。所为诗精诣警绝,甚为王安石所称赏。有《方秘校集》

  • 字:子通
  • 籍贯:宋兴化军莆田
  • 生卒年:1040—1122

相关古诗词

宣妙楼

云观烟楼是梵家,竹围如洗逼寒沙。

因风绿浪摇晴麦,遇雨红香落涧花。

人锁昼房听鸟语,僧归晚坞放蜂衙。

不须老远来沽酒,只觅天酥为点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留题剑池石壁

裂破幽篁续古苔,一泓俯瞰石房开。

辘轳竟日知无尽,泉脉元从海上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灵岩弄月池

偶宿天台白石房,夜深清话月移光。

宦游难作重来约,一枕泉声老不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借问城中推妙手,谁能写得使君心。

形式: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