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法法平齐,随高就低。南日蜀葵向,北风胡马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的画面。"法法平齐,随高就低"表达的是佛法无边,不论高低贵贱,皆能平等对待。接下来的两句"南日蜀葵向,北风胡马嘶"则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阐述这个主题:蜀葵在南方阳光下向着太阳开放,象征着顺应环境和智慧的选择;而北方的胡马在寒风中嘶鸣,展现了坚韧与适应力。整体上,诗人以物象寓言,赞美了禅宗修行者和化主(可能是指僧侣中的领导者)的包容与顺应,以及他们面对不同境遇时的坚定与智慧。
不详
是真非相,是相非真。拈转四大,不立一尘。
体合虚空有自己,用周法界无别人。
一叶落兮天下秋,一华开兮天下春。
野鹤骨癯,涧松皮粗。
一身闲而云行林壑,两眼冷而秋入江湖。
智到无而有,理极有而无。
齐物蝶翻昼梦,随机蜂理华须。
开口也著合也著,风铃发响谷随呼。
学绝与邻,名生实宾。少年行脚事,老倒住山人。
拄杖虽无二升米,虚空自有十方身。
一机历历兮,三昧尘尘。
妙存象先,圆成自然。佛灯燄续,祖华芳联。
野况烟霞老,秋痕天水连。生无生性,住无住缘。
随分雪分斋一钵,不嫌云寄屋三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