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疏雨延秋,荒烟接水,池荷不见残红。

眉黛谁描,新愁镇锁遥峰。

星辰昨夜浑疑梦,况梦回、啼蟀声中。

记当时、门外垂杨,曾系青骢。

何人换谱伊凉调,任邻家箫鼓,曼衍鱼龙。

月被云妨,孤吟翻恼琼钟。

蜡盘泪注鼍更转,引素商、一杵霜钟。

怕明朝、特地惊寒,悽断征鸿。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凄清景象与深沉的情感。

开篇“疏雨延秋,荒烟接水,池荷不见残红”,疏落的雨滴延长了秋天的气息,荒芜的烟雾与水面相连,荷花已不见往日的鲜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眉黛谁描,新愁镇锁遥峰”一句,将人的愁绪比作凝固在远方山峰上的黛色,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重与压抑。

“星辰昨夜浑疑梦,况梦回、啼蟀声中”则通过星辰与梦的交织,以及梦醒时分蟋蟀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感。接下来,“记当时、门外垂杨,曾系青骢”回忆起往昔,门前的垂柳曾经系着青马,暗含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何人换谱伊凉调,任邻家箫鼓,曼衍鱼龙”描述了他人的欢愉与热闹,反衬出自己的孤独与寂寞。而“月被云妨,孤吟翻恼琼钟”则借月被云遮蔽,表达情感的压抑与不畅。最后,“蜡盘泪注鼍更转,引素商、一杵霜钟”通过蜡烛的泪滴和鼍鼓的声音,以及霜钟的敲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哀伤。

“怕明朝、特地惊寒,悽断征鸿”则是对未来的担忧,害怕明天的到来会带来更多的寒冷与离别之痛,表达了对漂泊与离散的深深忧虑。

整首词以景物描写为引子,逐步深入到情感的抒发,从自然界的秋意到内心世界的愁绪,再到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58)

陈匪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徵招.天宁寺登高,循银湾而返

扬鞭却指银湾路,荷香旧沾衣袂。

雁背是斜阳,换西风人世。客尘浑未洗。

正回首、白云无际。帽影欹寒,角声催晚,满襟诗思。

眼底惯逢迎,卢沟外、滔滔乱流东逝。

万古此西山,拥愁鬓如睡。菊丛今日泪。

漫枨触、故园心事。楚天远,脉脉秋魂,被暮鸦呼起。

形式: 词牌: 徵招

洞仙歌

高秋残梦,掩空庭凉雾。弱柳千条为谁舞。

祗无情日月,有美湖山,轻换了、一片斜阳笳鼓。

珠帘寒不卷,半榻茶烟,且话巴山旧时雨。

涕泪满江关,曾几西风,认黄叶、村边归路。

听隔院、疏钟一声声,便化作诗心,不成秋绪。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渡江云

轻寒欺短袂,软红醉踏,断梦拟重温。

画楼天半起,燕去谁家,冷落旧巢痕。

柔波漾碧,载短楫、曾赋桃根。

归路遥,角声吹送,次第近黄昏。纷纷。

横云征雁,噪柳飞鸦,写凄凉不尽。

还暗惊、高梧金井,啼纬秋魂。

相思岁岁花争发,愿小山、丛桂留人。

筝柱换,歌声又软梁尘。

形式: 词牌: 渡江云

玉京秋

悽晚色。新蟾弄孤照,锁寒帘隙。

尺波似箭,漂香无迹。

清角高城又起,倒飞霜、明镜生白。梦痕窄。

一重重恨,画屏能识。弱线明朝添得。

夜何其、银荷焰直。泪贮金樽,歌残琼树,思量今昔。

独鹤空山,试问讯、枝北枝南消息。倚长笛。

千里关山正隔。

形式: 词牌: 玉京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