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二)

苍石大如屋,古木出虬枝。

四注阴其下,地坐黄冠师。

山行倦日永,聚话遂忘疲。

行看洞中境,都是寂音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简寂观的幽静与神秘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石巨大、古木盘旋的自然景观,以及山中黄冠道士静坐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苍石大如屋,古木出虬枝",开篇即以雄伟的山石和苍劲的古木展现庐山的壮丽与古老。"四注阴其下,地坐黄冠师",进一步渲染了观内环境的阴凉与清静,以及道士的隐逸形象。

接着,"山行倦日永,聚话遂忘疲",描述了旅人因山行劳顿而疲惫,但在与道友相聚交谈后,心灵得到了慰藉,疲惫一扫而空。最后,"行看洞中境,都是寂音诗",诗人以洞中之境喻指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巧妙融合,表达了对简寂观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庐山简寂观的静谧之美,以及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三)

怒龙斗未已,角尾相攀牵。

巨石为解纷,背腹遭虬缠。

千年毒不死,槎牙带云烟。

树间宜画我,乞与人间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人

相送复相别,不异云间月。

无心去复来,有魄圆还缺。

此别兴何如,西风秋月初。

暮鸿千里至,能寄八行书。

形式: 古风

别人

尺水未到海,兹行多呜咽。

病客未还家,回肠蕴千结。

水有到海期,病客归何时。

临岐一扬袂,落日寒风悲。

形式: 古风

信师相别

子昔送我日,出岫云无心。

今我舍子行,穷猿瞑投林。

勿歌行路难,勿效儿女泣。

处处得逢渠,千江共一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