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采菱江上忆曾经,百里人传聚德星。
报政三年还过阙,闻诗一月正趋庭。
马家群从眉多白,豸府中丞鬓尚青。
他日同朝桥梓并,应烦圣主赐云屏。
这首诗是明代王鏊所作的《送白主事辅之还任南京》。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友人官职升迁的喜悦之情。首句“采菱江上忆曾经”,以江南水乡的采菱场景起笔,引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接下来,“百里人传聚德星”一句,赞美友人品德高尚,受到众人的敬仰和传颂。随后,“报政三年还过阙,闻诗一月正趋庭”两句,表达了友人在政绩上的成就,以及人们对其诗歌作品的热烈反响。
“马家群从眉多白,豸府中丞鬓尚青”对比描绘了友人与马家群从的不同年龄状态,突出友人的青春活力与智慧。最后,“他日同朝桥梓并,应烦圣主赐云屏”展望未来,希望友人与自己在朝廷共事时如同桥梁与梓树并立,寓意和谐共生,并期待君主给予他们荣誉与表彰。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对友人官场成就的认可与祝福。
不详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五马初分竹使符,西安风物尚西都。
三秦子弟为编户,四塞河山入版图。
楚国梓材元自有,周家风化未全芜。
旱灾已息流移复,为访当年郑白渠。
少年落笔便苍然,三礼君家信有传。
我觉后生真可畏,子于同辈复谁先。
一枝仙桂花相付,百步垂杨叶惯穿。
他日山东看小录,程文还有几多篇。
莲花深屋赏来曾,蔗碗寒浆渴饮冰。
月好自寻灯作伴,雪寒惟许酒为朋。
兴同老子复不浅,年与先生自此升。
东壁馀光愿终照,夜深羸马惯能乘。
好在孙明复,皋比夏邑临。
春归孟潴野,云散砀山阴。
梁宋诗书古,江淮控带今。
睢阳双庙在,为我一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