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胡竺西山人被絷有怀二首(其二)

长铗今何适,从军赴桂林。

谈天时网密,逐客庙谟深。

寥落词人赋,凄凉国士心。

沅湘何处望,愁绝雁书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闻胡竺西山人被絷有怀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被囚禁的深切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感慨。

首句“长铗今何适”,借用战国时期著名剑客荆轲的典故,以“长铗”象征友人的处境和遭遇,表达出对友人目前境遇的关切和疑问。接着,“从军赴桂林”一句,点明了友人可能因某种原因前往边远之地,暗示了可能的危险或不公。

“谈天时网密,逐客庙谟深”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挣扎的鱼儿,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在政治斗争中的艰难处境。其中,“谈天时网密”形容友人在言论自由方面受到限制,“逐客庙谟深”则暗示友人可能因某种政策或策略而被排挤或疏远。

“寥落词人赋,凄凉国士心”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友人的个人遭遇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这里,“词人赋”象征着文人士大夫的才华和理想,“国士心”则代表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忧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未展、理想受挫的同情,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最后,“沅湘何处望,愁绝雁书沉”两句,以沅湘两地的遥不可及和雁书的沉寂,象征了友人与诗人之间的距离和通信的困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远方消息的渴望。这两句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十月四日张就山初至同饮东园菊花下作

上客来何暮,山斋菊欲残。

犹馀秋径色,聊待酒人欢。

艳蕊迎霜立,寒香浥露餐。

晚酣休便去,新月出林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安我素吏部倚舟过访酬赠

沙边能系缆,相顾到林庐。

斗室虚高枕,衡门有驻车。

桃灯秋雨后,漉酒菊花初。

好在山公启,休忘北阙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冬夜宿香山寺

一宿招提境,匡床坐夜分。

山深迟见月,石冷细生云。

仙梵林中发,名香座上焚。

老僧应出定,时觉语相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暮抵吴家渡杨令君携酒宿王户部别业

十月荒山道,迷茫起暮阴。

凄风吹古渡,寒雾结平林。

地主尊垒远,山家巷路深。

因过故人宅,怀旧一悲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