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今夕是何夕,岁月堂堂去。

五十一年中,名利曾何据。

作客瀛海东,谁毁复谁誉。

春风拂疏窗,玉律回羲驭。

云捲玉山明,冲霄万丈曙。

努力岁华新,吉祥听谶语。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鉴赏

此诗《除夕》由清代诗人查元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开篇“今夕是何夕,岁月堂堂去”以疑问句式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感慨,引人深思。接着“五十一年中,名利曾何据”则道出了对过往追求名利得失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境。

“作客瀛海东,谁毁复谁誉”两句,诗人将自己比喻为漂泊的旅人,身处远方,面对世人的评价,既有赞誉也有诋毁,但这些都已不再重要,体现了诗人对世俗评价的淡漠态度。接下来“春风拂疏窗,玉律回羲驭”描绘了一幅春风吹过窗户,万物复苏的画面,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轮回的感悟。

“云捲玉山明,冲霄万丈曙”进一步渲染了光明与希望的主题,云卷之后,玉山明亮,仿佛破晓前的最后一抹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将来临,寓意着困难终将过去,光明就在前方。最后“努力岁华新,吉祥听谶语”鼓励人们珍惜时光,积极面对生活,相信未来会有吉祥之兆,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名利、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7)

查元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杨又溪贰尹可大(其一)

君当为世用,我本不求知。

作客来瀛屿,相逢读好诗。

时艰心益壮,语伟格多奇。

啸傲凌沧海,休嫌出处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答杨又溪贰尹可大(其二)

时见妖氛炽,逢人杀似麻。

将军观壁上,老母各天涯。

榻喜陈蕃下,途穷阮籍嗟。

吴山吊明月,曾照旧繁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将军行

将军银印大如斗,统制东南江左右。

日费军糈数万金,连营千里长相守。

相守于今已十年,不教训练不屯田。

百万貔貅江上列,旌旗日色相新鲜。

巨寇从来称狡猾,将军好武不好杀。

一旦鼓鼙动地来,兵刃未接营先拔。

张皇六师竞奔走,借问吾头犹在否。

将军退守姑苏台,骂贼睢阳功不朽。

长蛇封豕恣吞吴,飞来海外徵兵符。

三千师旅仓皇募,六月重洋泛舳舻。

爷娘妻子走相送,喃喃番语声哀恸。

威尊命贱备戎行,耀武无非乌合众。

闻道将军忌异才,营前驱策皆驽骀。

贼来破阵如破竹,天下雄兵安在哉。

半壁东南数千里,剿何艰难失何易。

况令贼势更猖狂,军前谁许同生死。

子胥江作怒潮声,细柳营成垓下营。

父老江东咸属望,诸君何以答升平。

形式: 古风

题旌义祠

耰锄服田畴,干戈卫社稷。

凌厉气无前,先驱争杀贼。

制挺挞坚兵,所遇皆颠踣。

少壮不策勋,悠悠徒视息。

节重一身轻,浩然天地塞。

名并诸功臣,精忠同报国。

恨未补天南,恩遥承阙北。

冰霜碧血凝,金石丹心勒。

松楸泣杜鹃,凭吊增凄恻。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