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灯下检宋荔裳观察二乡亭词,泫然有作,末并悼王西樵司勋也

酒垆邈。往事重提乍阁。

银塘外、水涨花深,亭筑乡名映红药。羊肠催梦恶。

一枕黄粱睡觉。

还追想、曾祭皋陶,杜宇声声怨难索。寻游旧京洛。

正吹笛当歌,市箫纨芍。君王重赐君侯爵。

恰熊轼低辗,蚕丛初辟,栈道云深早共约。

又谁信今错。漂泊。怎忘却。任衰草西风,瘦琴空削。

尤怜十笏堂如昨。怅清狂昙首,同归双鹤。

思量旧雨,对灯花里,泪珠落。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鉴赏

这首清代徐釚的《兰陵王·灯下检宋荔裳观察二乡亭词,泫然有作,末并悼王西樵司勋也》是一首抒怀之作,以酒垆引发对往昔的回忆,描绘了水边花深、亭台映照的乡村景色,暗寓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羊肠催梦恶"表达梦境中的不安,而"曾祭皋陶,杜宇声声怨难索"则寓含对故人的怀念和哀思。

接下来,诗人将思绪转向京洛旧游,音乐与繁华交织,但又感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熊轼低辗,蚕丛初辟"象征着艰难的旅程和早年的约定。"漂泊"一词揭示了作者的流离失所,"怎忘却"表达了深深的眷恋。

末尾,诗人感慨十笏堂依旧,然而人事已非,"清狂昙首,同归双鹤"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在灯花微光中,诗人独自垂泪,情感深沉而哀婉,展现了对往昔友情的深切悼念。整体上,这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体现了作者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收录诗词(178)

徐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 字:电发
  • 号:虹亭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 生卒年:qiú )(1636~1708

相关古诗词

哨遍.听弹琵琶

响急秦声,越女休听,何处埋忧地。

倚酒悲、床上碎胡琴,正恹恹、驱愁无计。

唤狭邪,秃衿短衣行酒,鹍弦夜拨凉于水。

听拂面惊沙,沉沉秋雨,知是本师绝伎。

似小窗、儿女喁深闺,又起看、霜林落叶飞。

慢撚轻笼,斜抹低挑,做些情味。

记白草黄沙,桑乾铁骑。穹庐内,风雪偏漻慄。

诉关山、便流涕。

喜今夕看花,新愁似梦,半湾逻逤尊前起。

转阁住琵琶,伤今吊古,茫茫百感生此。

想庭花、玉树小江南,也只为、那一两三声,把家山、一般抛徙。

听歌原且无据。

婉转筹前调,却疑两岸猿啼雁语,肠断今宵不止。

江州司马泪难乾,已拚湿、透青衫矣。

形式: 词牌: 哨遍

梦江南.肠断

肠断也,何处最关情。

燕子楼中尘一缕,杜鹃枝上月三更。教人恨怎生。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减字木兰花.久阴

春晴无几。断送一春今夏矣。夏雨如春。

藏着斜阳不见人。湿云疑墨。鸠妇笼烟丝乱织。

西子含啼。萍叶横铺絮作泥。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行香子.归兴

莺舌初圆。唤醒啼鹃。叹劳劳、旅鬓徒然。

翩其反矣,不受人怜。学嵇康懒,倪迂癖,米痴颠。

收拾残编。早买归船。算匆匆、世事空煎。

翩其反矣,且自随缘。觅三间屋,数竿竹,一池莲。

形式: 词牌: 行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