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在清澈的潭水边聆听琴声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琴音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首句“天籁溢青冥,风潭洒翠屏”以“天籁”形容琴声的高雅纯净,仿佛来自天际,与青冥相融;“风潭洒翠屏”则将琴声比作风吹过碧绿的山屏,生动地表现了琴音的流动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接着,“谁知七弦上,空响亦泠泠”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琴声内在力量的赞叹,即使在无形的空间中回荡,也能感受到其清冷而悠远的韵律。接下来,“金石应诸节,蒿蓬振百灵”进一步描绘了琴声与天地万物的共鸣,金石般的琴音回应着各种节拍,连草木都为之震动,展现出琴声的感染力和宇宙间的和谐。
最后,“平生耽古调,惟向二君听”表达了诗人对古琴音乐的深深喜爱,以及对能够与之共鸣的两位知音的珍惜。整首诗通过对琴声与自然、人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魅力及其与自然、人心的深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