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其三)咏鸳鸯菊

老圃堪嗟。深夜雨、紫英犹傲霜华。

暖宿篱根,飞去想怯寒沙。

采摘浮杯如戏水,晚香淡似夜来些。背风斜。

翠苔径里,描绣人夸。

白头共开笑口,看试妆满插,云髻双丫。

蝶也休愁,不是旧日疏葩。

连枝愿为比翼,问因甚寒城独自花。

悠然意,对九江山色,还醉陶家。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雨中的情景,紫英花傲霜华,显得特别鲜艳。老圃堪嗟,可能是对这种独特景色的感慨或叹息。暖宿篱根飞去的意象,则传递出一种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感觉。

诗人通过“采摘浮杯如戏水”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游戏人生态度,而“晚香淡似夜来些”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雅清新的气息。背风斜立,翠苔径里,描绣人夸,是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许是在形容某种艺术或手工艺品的精妙。

“白头共开笑口,看试妆满插,云髻双丫”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岁月静好、人间烟火气息。蝶也休愁,不是旧日疏葩,可能是在表达对昔日繁华的反思,或许是一种超脱物欲的心境。

“连枝愿为比翼,问因甚寒城独自花”则显露出诗人对于友情或理想伴侣的向往。最后,“悠然意,对九江山色,还醉陶家”,则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享受,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花香、艺术品和人生态度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千岩竞秀澄江之山,崒嵂清丽,奔驶.相触,自北而东,由东而南,笑人应接不暇,其秀气之所钟欤

屋上青山。青未了、凌虚试一凭栏。

乱峰叠嶂,无限古色苍寒。

正喜云闲云又去,片云未识我心闲。对林峦。

底须谢屐,何用跻攀。

三十六梯眺远,任半空笑语,飞落人间。

赋笔吟笺,尘事竟不相关。

朝来自然气爽,更好是秋屏宜晚看。

蓬壶里,有天开图画,休唤边鸾。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为野舟赋

带雨春潮。人不渡、沙外晓色迢遥。

自横深静,谁见隔柳停桡。

知我知鱼未是乐,转篷闲趁白鸥招。任风飘。

夜来酒醒,何处江皋。

泛宅浮家更好,度菰蒲影里,濯足吹箫。

坐阅千帆,空竞万里波涛。

他年五湖访隐,第一是吴淞第四桥。

玄真子、共游烟水,人月俱高。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徵招.听袁伯长琴

秋风吹碎江南树,石床自听流水。

别鹤不归来,引悲风千里。馀音犹在耳。

有谁识、醉翁深意。去国情怀,草枯沙远,尚鸣山鬼。

客里。可消忧,人间世、寥寥几年无此。

杏老古坛荒,把凄凉空指。心尘聊更洗。

傍何处、竹边松底。共良夜,白月纷纷,领一天清气。

形式: 词牌: 徵招

徵招.答仇山村见寄

可怜张绪门前柳,相看顿非年少。

三径已荒凉,更如今怀抱。

薄游浑是感,满烟水、东风残照。

古调谁弹,古音谁赏,岁华空老。

京洛染缁尘,悠然意,独对南山一笑。

只在此山中,甚相逢不早。

瘦吟心共苦,知几度、剪灯窗小。

何时更、听雨巴山,赋草池春晓。

形式: 词牌: 徵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