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方一夔在初夏时节的闲适生活与内心的矛盾情感。通过“作计吟诗逐故贫”,诗人表达了自己以诗歌追求精神富足而非物质财富的生活态度。接着,“欺人鬼子转情亲”一句,可能暗含了对世俗虚伪的讽刺,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真挚情感的渴望。
“案头日饮三升墨,铛底时空五合陈”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日常,每日沉浸在墨香中,与简陋的饮食形成对比,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烧麦旋教供野饭,贯杨准拟买溪鳞”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朴素与自然,他亲自准备食物,享受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同时也有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买溪鳞”(购买溪鱼)。
最后,“苏君端为无田出,近日田多更累人”这一句,借用了苏轼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苏轼曾因无田而感叹,而方一夔在宋末元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更多田地反而加重负担的现实,流露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艺术的热爱,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