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六)

大雅久不作,荆榛日纵横。

谁能千载后,粲然起芒精。

中夜理瑶瑟,古调今难明。

惜哉黄钟节,不及瓦釜鸣。

赵女忧鲲弦,秦娥调繁筝。

藉非成连作,何以移我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冯誉骥的《杂诗(其六)》表达了对古代雅乐式微的感慨和对高雅艺术重现的渴望。首句“大雅久不作,荆榛日纵横”描绘了传统文化被粗鄙之风淹没的景象,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雅乐的式微。接下来,“谁能千载后,粲然起芒精”表达了对后世能有人复兴高雅艺术的期待。

“中夜理瑶瑟,古调今难明”进一步强调了古曲调的失传与理解的困难,暗含着对传统音乐技艺的怀念。“惜哉黄钟节,不及瓦釜鸣”运用了对比,惋惜黄钟(象征高雅)的声音不如瓦釜(象征庸俗)的鸣响更能吸引人,反映出社会审美取向的偏离。

“赵女忧鲲弦,秦娥调繁筝”借赵国女子担忧古琴音质,秦地女子沉迷于繁复的筝曲,揭示了当下音乐风尚的浮躁。最后两句“藉非成连作,何以移我情”表达了诗人对成连(传说中的音乐高手)般人物的期盼,希望有这样的人能够以其音乐才华打动人心,恢复雅乐的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传统艺术价值的坚守和对文化振兴的呼唤。

收录诗词(18)

冯誉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

秋夕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素月澹如此,美人殊未来。

空弹绿绮琴,谁传白玉杯。

相思良不远,相望神已摧。

何处来清风,吹我罗帏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黎召民仪部以其先大父楷屏先生所藏玉板十三行帖见示并赋五言古诗要余题识仪部少孤尝值邻火母冯太夫人仅挈此帖出余感其事因赋长句以书帖后

黎君示我苕华刻,东晋琅琊有遗迹。

藏弆偏劳两世心,传观颇讶百年物。

当年购此鄱阳君,同时题者文章伯。

翰墨缘深见素风,尊彝器古留先泽。

从来云烟倏聚散,未必鬼神真护惜。

通灵或戏长康画,佚书难诵河东箧。

得失自我无愧耳,大惧典型付沦佚。

君家秘宝几经厄,邻家中宵怪事发。

仓皇急启晏婴楹,摩挲永近宣文室。

想当一炬光熊熊,定有百灵呼出出。

我知精诚动真宰,要使坚贞绍青白。

贯虹漫诩米家船,委尘空幸岐阳碣。

夙思赞述苦未遑,辱君今厕诸贤末。

姜芽敛手窃自愧,敢从点画论波磔。

风流庭树怅哦松,黯淡闺镫钦画荻。

请赓灵运祖德诗,附题子固兰亭帖。

形式: 古风

题李恢垣铨部东陵于役诗后

仙曹骏马出皇都,想见衣冠拜鼎湖。

玉座森严三后列,翠旂明灭万灵趋。

周原毕吨瞻王气,汉代高光表圣模。

却望慕陵松柏路,十年泪洒向苍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食蟹叹

侵晨食指动,水族来江湖。

主人出宴客,四座咸欢娱。

座客且勿欢,主人起长叹。

昔居江城二十年,高秋置酒西楼前。

黄州估船日西上,水乡风味夸时鲜。

晓市喧呼盈筐卖,百钱已得十数辈。

红姜紫蓼纷堆盘,往往舆台足沾溉。

自从盗起西南隅,鼋鼍蹴踏风涛粗。

下逮蕲黄上沔鄂,稻田万顷成荒芜。

渔师贾客久奔窜,讵有簖火明菰芦。

今年江汉贼甫退,鲂鲤差可充官厨。

下游咫尺当相失,何况荆台路遥隔。

公然蒲缚能远致,分与间官添食籍。

浔阳九派声喧豗,连云战机临江开。

刍茭馈餫苦不给,戈甲转斗何有哉!

茫然对案令心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