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画格赘言》由清代诗人陈式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家在生活与艺术追求中的心境变化。
首句“园居多暇,好写无声”,点明了诗人居住于宁静的园林之中,拥有充裕的时间,专注于无声的艺术创作——绘画。这里“无声”二字,不仅指出了绘画这一艺术形式本身的特点,也暗含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达。
接着,“以画易诗,绸缪閒情”一句,揭示了诗人将绘画作为抒发情感的媒介,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传达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里的“易”字,既可理解为替换之意,也可解读为转化,意味着诗人将难以言表的情感转化为可视的艺术作品。
“漂流异邑,境界褊狭”描述了诗人远离故乡,身处陌生环境的孤独与局限感。这种漂泊的生活状态,使得他的视野受到限制,情感体验也变得相对单一。
“搦管寥寂,形茹神乏”进一步描绘了在寂静的环境中,诗人独自面对画笔时的孤寂与疲惫。这里的“形茹神乏”形象地表现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疲惫,反映了艺术家在追求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
“畴昔閒暇,曲折寻欢”回忆了过去悠闲时光中,诗人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快乐与灵感的日子。对比之下,“而今负累,随寓难安”则表达了当前生活的压力与不安,以及在异乡漂泊中难以找到心灵的归宿。
最后,“间关卖画,是亦一策”表明了诗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在艺术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通过卖画来维持生活,这是一种无奈但又务实的选择。“笔格聊刊,芜言谨白”则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坚守与对文字的谨慎态度,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艺术的纯粹与尊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作为艺术家在生活与艺术追求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思考,展现了其对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敏感洞察,以及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