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龙生岁贡之北京

淡云疏雨弄微和,北去金台路几多。

地控中州连朔漠,天回北极拱星河。

陶山过雨青浮黛,沂水惊风白涌波。

年少未应怜远别,临分不用唱离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送龙生岁贡之北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有诗意的送别场景。首句“淡云疏雨弄微和”,以轻盈的云朵和稀疏的细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湿润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旅程的开始。

“北去金台路几多”点明了友人北上京城的道路,虽然遥远,但诗人并未渲染离别的愁苦,而是寓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地控中州连朔漠,天回北极拱星河”,这两句展现了北京地理位置的重要,连接中原与边疆,仿佛天空也围绕着它,星辰闪烁,象征着国家的宏大气象。

接下来,“陶山过雨青浮黛,沂水惊风白涌波”,通过描绘陶山雨后翠色如黛,沂水风起浪花泛白的景象,寄寓了对友人旅途中的自然风光的想象,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坚韧不屈精神的期许。

最后两句“年少未应怜远别,临分不用唱离歌”,诗人鼓励年轻的友人不必因离别而感伤,年轻的生命应该充满活力,面对远方的挑战,无需过多的忧郁和哀歌。这既是对友人的慰藉,也是对人生积极态度的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淡淡愁绪,又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送太常高赞礼考满赴京

惯听云门大夏音,两京声誉重南金。

天开行在关河壮,山隐长林树木深。

远戍数星寒夜火,孤村一片夕阳砧。

自惭无计陪簪绂,千里空悬恋阙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刘生赴会试兼寄曾学士子棨

朝来朔雁带离声,腊尽洸河走浊冰。

飞舞云山环近甸,微茫烟树见长陵。

新传虎榜题刘晏,旧说龙门愧李膺。

惟有相如才调美,每将词赋擅声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送艾秀才还文江三首(其一)

杨柳阴阴虎踞关,离亭把酒送君还。

到来建邺春将尽,归去文阳夏已残。

客里有书惟寄雁,山中无树可栖鸾。

分携已自伤怀抱,回首他乡别更难。

形式: 七言律诗

送艾秀才还文江三首(其二)

疏疏芦苇野鸥飞,远水茫茫一掉归。

雨过山田收早稻,凉生客舍感秋衣。

江村露冷蛩声急,楚泽天清雁影微。

白发难兄如见问,为言空忆故山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