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广闻所作的《偈颂十八首》中的第十首。诗中以“大小黄面瞿昙老”开篇,瞿昙即释迦牟尼佛,这里借指佛教高僧,通过“黄面”和“老”字描绘出高僧的年迈形象,暗示佛法修行的漫长与深邃。
“了了了时何曾了”一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真相的追问。这里的“了了”既指事物清晰明了,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人似乎在说,尽管我们总是在追求理解和了悟,但真正的人生真相却似乎永远无法完全掌握或彻底了解。
接下来,“因忆明星出现时,夜来霜重知多少”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生的起点比作“明星出现”,而“夜来霜重”则象征着岁月的积累和人生的沧桑。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历程中美好瞬间的回忆,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累积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在经历岁月的洗礼后,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人生、时间、真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佛教哲学中关于生死、因果、觉悟的主题,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