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五绝(其三)

煎茶徐读散人传,对酒朗吟渔父词。

除却月风同此意,祗应烟雨暗相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悠闲地煮茶慢慢阅读闲散人的传记,对着美酒高声朗诵渔夫的诗歌。
除了月亮和清风,恐怕只有烟雨能理解这份心境。

注释

煎茶:烹煮茶叶。
徐读:慢慢阅读。
散人传:指闲散人物的传记或故事。
对酒:对着酒。
朗吟:大声吟诵。
渔父词:渔夫的诗歌,可能指渔歌或者隐逸诗。
除却:除去。
月风:月亮和清风。
祗应:只应该。
烟雨:烟雾般的细雨。
暗相知:默默地相互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名为《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五绝(其三)》。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春天的一个下午,身处松江之滨,心境悠然自得。

“煎茶徐读散人传”,这句描绘了诗人安静地品茗,细细翻阅《庄子·大宗师篇》中的“散人”一段,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生活。煮沸的茶水仿佛也融入了那份淡定的心境。

“对酒朗吟渔父词”,诗人在对饮中朗声高吟渔父之词,渔父,指的是隐逸之士,与世隔绝,自得其乐。酒香与诗韵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除却月风同此意”,这里,“月风”象征着清高脱俗的情怀。诗人通过这句话,强调自己的心境已经超越世间的喧嚣,与那份纯净无瑕的月光共鸣,不再被凡尘所牵绊。

“祗应烟雨暗相知”,最后一句,通过“烟雨”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诗人表达了对那份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默契共鸣,那是超越语言文字的精神沟通。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简约生活方式以及文学艺术享受的热爱,也透露出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三月谢吴子文

为我归途怯晚风,解袍添我意何穷。

念君夜度青松岭,亦恐寒侵气体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己酉夏偶兴(其三)

两镜手提如合璧,两光相摄万重光。

重重楼阁重重户,有个瞳人里面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己酉夏偶兴(其一)

雨后荷盘可乾汞,日中莲座自焚香。

儿童拗断垒珠柄,牵出银丝随手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己酉夏偶兴(其二)

剥开莲子见芳鲜,花叶同心缩翠拳。

欲记池莲多少朵,一枝荷叶一枝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