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子升所作的《寄陈仲因》。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西湖美景和自然风光的赞美。
首句“秋气忽不解,起歌还侧身”,点明了季节与情感的交织,秋意未尽,诗人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通过歌唱来抒发,身体不自觉地侧向一边,似乎在寻找某种寄托或共鸣。
接着,“远思西湖水,高映胥山人”两句,将思绪拉向远方,西湖的水波与胥山的人影在诗人的心中投射出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
“飞雀少年剑,钓鱼公子纶”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湖画卷,少年手持宝剑,英姿飒爽;公子垂纶于湖畔,悠闲自得。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人物的风采,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最后,“浙潮今正好,急送梅花春”以浙江的潮水为喻,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活力。同时,梅花的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寓意着希望与新生。诗人借此表达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