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惨目复惨目,掩涕入汝房。

揽镜泣孤影,抚枕悲残芳。

嫁衣亦已敝,绣幕无时张。

箜篌遗素壁,刀尺缄空箱。

种种感故物,脉脉想容光。

忆汝初归时,盛饰拜姑嫜。

锱铢今何有,毁弃坐我穷。

往余客京师,心念第三郎。

料知需玩弄,买来小银铛。

封题托鸿羽,更著书数行。

嗟我寄未到,此子先夭殇。

汝每持以泣,因之汝亦亡。

那更复见此,能不摧肝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悼亡》,是清代诗人乔崇烈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哀思与怀念之情。

开篇“惨目复惨目,掩涕入汝房”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亡妻的哀痛心情,通过“惨目”和“掩涕”的形象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悲伤的氛围。接着,“揽镜泣孤影,抚枕悲残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对着镜子哭泣,仿佛在与亡妻的孤影对话;抚摸着枕头,心中满是对亡妻的思念与哀伤。

“嫁衣亦已敝,绣幕无时张”两句,通过描写嫁衣的破旧和绣幕的闲置,暗示了亡妻生前的美丽与现在生活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妻子逝去的惋惜之情。“箜篌遗素壁,刀尺缄空箱”则通过箜篌的遗落和刀尺的闲置,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箜篌曾是妻子喜爱的乐器,刀尺曾用于缝制衣物,如今却成了空箱里的遗物,象征着妻子的离去。

“种种感故物,脉脉想容光”两句,诗人通过触景生情,回忆起与妻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对妻子容貌的怀念。“忆汝初归时,盛饰拜姑嫜”回忆了妻子刚嫁入家门时的美好时光,那时她盛装打扮,恭敬地拜见公婆,充满着新婚的喜悦与幸福。

然而,“锱铢今何有,毁弃坐我穷”两句转折,揭示了妻子生前的物品如今已成废品,反映了家庭的贫困与生活的艰难,同时也暗含了对妻子命运的同情与哀叹。

“往余客京师,心念第三郎”一句,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京都为生活奔波,心中时常想念着妻子,体现了夫妻间的深厚情感。

“料知需玩弄,买来小银铛”描述了诗人为了取悦妻子,曾特意买来一个小银铛作为礼物,这一细节展现了他对妻子的宠爱与关怀。

“封题托鸿羽,更著书数行”说明了诗人将这份深情与思念寄托于书信之中,通过鸿雁传书的方式表达对妻子的思念。

“嗟我寄未到,此子先夭殇”感叹自己寄出的书信还未送达,妻子却已离世,表达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哀伤。

“汝每持以泣,因之汝亦亡”描述了妻子每次看到这些信件都会哭泣,最终也未能幸免于难,这句诗充满了对妻子不幸遭遇的同情与哀悼。

“那更复见此,能不摧肝肠”结尾处,诗人想象如果再次见到这些信件,内心必定会深受打击,无法承受这种情感的重压,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与哀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收录诗词(8)

乔崇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秋日枕上

新凉涤残暑,细雨作秋声。

笛簟初宜夜,鳏鱼自怆情。

草荒原上冢,梦断驿前更。

来日怜儿女,单衣补未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得何义门太史凶信

汉代诸经师,一一得传授。

君学谨派别,原本初讲究。

一目下十行,毫发悉穿透。

微言洞窾会,善发昔人覆。

楮墨鉴古刻,灭烛能辨臭。

偶逢谑浪虐,终得芳润漱。

爱憎不入时,针石起颠踣。

大节尤过人,五十终哀疚。

门庭绝纤埃,廉介无苟就。

听嫌直如弦,险道屡颠仆。

颠仆不肯回,仍纠俗纰缪。

欲杀皆庸流,吾敢同众诟。

他日念斯人,文林应俎豆。

形式: 古风

早梅

梦寐难忘姑射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谁将暖律翻三弄,却遣芳魂逗一枝。

浅濑影疏人小立,曲帘香动鸟先知。

赏疏不待花如雪,好在寒冰未解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王孝子诗

丁徭日繁重,闾户多逃亡。

文安王氏子,飘泊辞故乡。

弃我旧井灶,舍我旧耕桑。

甘心杂匹耦,各自东西翔。

故乡不能归,涕泣泪如雨。

一灯何荧荧,健妇耆门户。

生儿在襁褓,日夜尚须乳。

儿生未十期,儿志如成人。

上堂见阿母,儿有平生亲。

儿生不如父,儿不如鲜民。

阿母为儿言,汝父久埃尘。

上天与入地,欲见愁无因。

孝子闻母言,含泪声酸辛。

团圞复团圞,为儿授家室。

登堂见花烛,吞声哭不得。

儿生未识爷,何以安枕席。

誓辞连理枝,永远事行役。

再拜阿母旁,泣血涴颜色。

出门何所之,惘惘别里门。

长号感行路,天地为之昏。

日则望云驰,夜则戴星奔。

飞篷罥天末,何处寻本根。

行行大壑旁,僵卧荒祠外。

精诚动木石,魂魄交冥昧。

开门撮老叟,梦中与神会。

午食见指南,莎羹未粗粝。

当归乃隐语,不闻附子脍。

迤逦入东南,山泽形神枯。

黄沙蚀颜面,疮痍生肌肤。

果然带山下,梦觉逢精庐。

佛香飘院落,有客苍髯须。

询知旧乡里,惊喜立坐隅。

寻声犹识得,精神相感孚。

父子抱持哭,泪落千僧徒。

殷勤劝还乡,缁林戒行李。

入门见老妻,毁颜已暮齿。

新妇洁盘餐,为翁具甘旨。

至行格天地,和气浃乡里。

高曾遗矩矱,子孙遍朱紫。

至今道旁人,齐歌王孝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