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叔用得古镜二一以遗法一上人澄澈可爱底水隐然蜃楼突起又作杯渡禅师像翩然衣动正在中流间也一求记于予因为作歌

晁郎高居卧冰雪,得此悬空两秋月。

已将屋角倒魑魅,更与人间洗炎热。

一月团团如扇面,一月菱花光掣电。

怜君囊中一物无,意欲分君托方便。

菱花入袖世莫识,空堂夜留疏雨滴。

天生宝气有期会,复恐藏去终无益。

君行万里寻剑术,山精唤君君莫出。

寒泉百尺傍枮树,狡兔九月投霜鹘。

未须潘谓苦哦诗,或自苏公识神物。

下有禅和不笑人,须君一照蛟龙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晁叔用赠予法一上人两面古镜的故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镜的神奇与价值,以及它所蕴含的寓意。

诗中首先描述晁叔用在严冬季节,得到两面悬挂空中的秋月般的古镜,它们不仅能够驱除屋角的邪魅,还能为人间带来清凉。接着,诗人通过比喻,将一面古镜比作扇面,另一面比作菱花,光芒如同闪电般耀眼。晁叔用因囊中无物,便想借机赠予法一上人,希望这面古镜能为他带来方便。然而,菱花入袖后,世人难以辨识其珍贵,空堂中仅留下夜雨滴落的声音。诗人感叹,这面古镜虽有宝气,但若不被发现,终究无益于世。随后,诗人想象晁叔用远行万里,寻找剑术,山精呼唤他却未应,暗示古镜可能与剑术、修行有关。最后,诗人提到古镜下有禅僧不笑人,暗示古镜能洞察人心,甚至能照亮蛟龙之穴,象征着古镜的神秘力量和深邃智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古镜的非凡魅力及其背后蕴含的哲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古物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别离行

城头草木日夜黄,九月北风天雨霜。

月色入户侵我床,美人乃在天一方。

旧游可乐不可忘,恨君不随雁南翔。

恨妾愧守此空房,晓风忽来吹梦长。

梦中与君还故乡,黄金为屋玉为堂。

与君更笑亿千场,不须合佩双鸳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李念七久不见过二绝(其一)

不随残暑退青蝇,入眼嚣尘渐可憎。

静里工夫君莫厌,夜窗重对短檠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李念七久不见过二绝(其二)

罗襦襟解烛灭后,喝雉喝卢人散时。

愿君莫忘点轩老,少小先蒙国士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往年与关止叔相别甬上止叔见勉学道甚勤且曰无为专事文字间也及今五年矣尚未有所就因作诗见志且以自警也

老关别我时,笑我勤苦甚。

曰吾与子然,同此一味静。

收功粥鱼底,笔墨有讥评。

五年念此语,但见日月竞。

虽无蛾眉斧,亦有晏安鸩。

斯人今何往,想作大树荫。

我走足欲茧,始学两鸟噤。

君看齐声讴,何异众哭临。

繁红成春条,本自其天性。

风雨颂繫之,不有十日盛。

人生亦作聊,共未免此病。

乃知钁头通,已胜狗脚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