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檗泉

住庵老子不复见,传法阿师追不回。

饮水能知大愚意,一拳真是打爷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题黄檗泉》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感悟与追寻。

“住庵老子不复见”,开篇以“庵”字点明了佛教修行之地,暗示了对过去僧侣生活的怀念与追忆。然而,“不复见”三字则透露出一种遗憾与不可逆转的感慨,仿佛在说那些曾经的清净生活已经逝去,无法再寻回。

“传法阿师追不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遗憾之情。阿师,即传授佛法的师父,这里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渴望与无奈。尽管内心渴望能够再次追随师父学习佛法,但现实却是无法挽回的失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饮水能知大愚意”,这一句转而从自然界的视角出发,以“饮水”为喻,引申出对佛法深邃意义的理解。这里的“大愚”并非指愚蠢,而是指佛法的广大与深奥,只有真正深入其中,才能领悟其真谛。通过饮水这一日常行为,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佛法道理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

“一拳真是打爷来”,最后以一句形象生动的比喻收尾,将内心的感悟与追求以拳击的方式表达出来。这里的“打爷来”并非实指,而是象征着对佛法真理的追求与实践。通过“一拳”的动作,诗人传达了一种坚定的决心与行动力,即不论遇到何种困难与阻碍,都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地追寻佛法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内心感受的描绘,以及对佛法深刻含义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切感悟与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次韵赠答洪觉范五首(其一)

念尽已知木偶,多闻早慰诗流。

北海幸君知举,东家未我为丘。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次韵赠答洪觉范五首(其二)

岂为弥天盖世,却来作戏逢场。

可是因人尔尔,要非皆我堂堂。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次韵赠答洪觉范五首(其三)

问舍求田底事,乘流遇坎方时。

且向忙中作茧,敢从作者论诗。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次韵赠答洪觉范五首(其四)

立玉无因再倚,坐荆偶此同班。

老去谁开东阁,朝来空对西山。

形式: 六言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