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雨过百溜鸣,云消众山出。

鸟啼松径深,来往无车辙。

幽居少人事,足以养吾拙。

读书故无用,徒然较优劣。

辟世岂云迂,自与桃源别。

形式: 古风

翻译

雨后溪流声潺潺,云散群山尽显现。
鸟儿在松林深处鸣叫,路上不见车轮印。
我在此隐居少有纷扰,足够滋养我笨拙的心。
读书并无实际用途,只是徒然比较优劣。
避开尘世并非迂腐,我自与世外桃源相隔。

注释

雨过:雨后。
百溜:众多溪流。
云消:云散。
众山出:群山显现。
鸟啼:鸟儿鸣叫。
松径深:松林深处。
无车辙:路上没有车轮痕迹。
幽居:隐居。
人事:人间事务。
养吾拙:滋养我笨拙的心。
读书故无用:读书没有实际作用。
徒然:只是。
较优劣:比较优劣。
辟世:避开尘世。
迂:迂腐。
桃源别:与世外桃源相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景的清新宁静,"雨过百溜鸣"写出了雨后的山涧流水声,"云消众山出"则展现了云雾散去后山峦的清晰轮廓。"鸟啼松径深"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深和生机,"来往无车辙"则体现了山居生活的远离尘嚣。

诗人通过"幽居少人事"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认为这样的环境能让他修身养性,"养吾拙"表达了对自己淡泊名利、不求仕途的态度。"读书故无用,徒然较优劣"流露出对世俗功利的不屑,认为读书并非为了追求世俗的成功,而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和修养。

最后两句"辟世岂云迂,自与桃源别"表明诗人选择的是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虽然看似与桃花源般的理想社会相隔,但实际上是主动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远离尘世纷扰,享受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隐逸情怀和超脱世俗追求的山水田园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作寄城中诸友

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

白云忽飞来,令人起遐想。

松间微风奏,石罅幽泉响。

坐久怀抱空,悠然会清赏。

在山虽无荣,出山有何好?

清流混潢污,远志成小草。

松柏本贞固,蒲柳易枯槁。

扰扰路旁儿,知止不如鸟。

白云开林峦,黑雾漫城郭。

出门道路违,蠢蠢都不觉。

游蚁上枯槎,归鸟隐丛薄。

寄语远行人,莫待风雨恶。

形式: 古风

雪麓渔舟图

大山小山无寸青,长江万里如月明。

楚天不尽鸟飞绝,老树欲动风无声。

何人方舟顺流下,草衣箬笠俱潇洒。

篷底有儿能读书,不是寻常钓鱼者。

玄真子,陶朱翁,避世逃名俱已矣,后来空自谈高风。

我视功名等尘垢,何似忘言付杯酒。

武陵岂必皆神仙,桃花流水人间有。

形式: 古风

五马图

太仆济济唐衣冠,五马不著黄金鞍。

饮流系树各有适,未许便作驽骀看。

鬣■萧萧绿云茸,喷沫长鸣山岳动。

世无伯乐肉眼痴,那识渥洼千里种。

官家去年搜骏良,有马尽拘归监坊。

遂令天下气凋丧,驴骡馲?争腾骧。

只今康衢无马迹,得见画图差可识。

画图画图奈尔何,抚几为之三叹息。

形式: 古风

仁风

仁风蔼区宇,圣道日月明。

膏泽育万汇,衣冠乐升平。

夷陵虽云僻,岂无王化并?

奈何洙泗流,不浃荆楚氓。

蛆惑祠奸操,声教若掩扃。

樊山老文学,执法开杳冥。

荡涤众陋习,魑魅不能撄。

巍巍鲁灵光,中天丽晶莹。

一变风俗美,再变礼乐兴。

允矣千载下,勋业昭汗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