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滨

来牛去马看频频,独立苍茫此水滨。

避面青山难见我,打头黄土信抟人。

东西市舶无分界,南北藩封此要津。

七十二沽秋色满,不堪吹鬓半胡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水边,面对自然与社会的复杂情境,流露出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来牛去马看频频,独立苍茫此水滨”,以“来牛去马”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诗人独自站立在广阔的水边,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孤独感。这里的“苍茫”不仅指自然景象的辽阔,也暗含着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探索。

颔联“避面青山难见我,打头黄土信抟人”,通过“避面青山”与“打头黄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疏离感,以及在世俗中被现实力量所裹挟的无奈。青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而黄土则代表了现实与束缚,两者之间的冲突,反映了诗人在追求与现实之间挣扎的心境。

颈联“东西市舶无分界,南北藩封此要津”,揭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市舶无分界意味着商业交流的广泛和无界限,而南北藩封则是指政治边界和地域差异。这一联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不同文化、不同地域间交流与冲突的思考。

尾联“七十二沽秋色满,不堪吹鬓半胡尘”,以“七十二沽”象征众多的贸易点或聚落,满溢的秋色寓示着丰收与繁荣,但“不堪吹鬓半胡尘”则暗示了在这样的繁荣背后,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忧愁和疲惫。这里的“胡尘”可能象征着远方的战乱、异域的文化冲突或是对未知世界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界中寻求自我定位的挣扎与反思。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武清道中作(其一)

始识风尘苦,吾生第一回。

斗星随北指,云气挟东来。

走竟偕牛马,臣初出草莱。

海天千万里,南望几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武清道中作(其二)

天到荒寒地,山犹懒刻镂。

沙濛惟见日,树瘦尽如秋。

长路漫漫苦,斜阳渺渺愁。

岭南好时节,不为荔支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武清道中作(其三)

绿树如云拥,门前百尺桐。

吾家正溪北,有弟住墙东。

尽室团圞乐,行人梦寐中。

茫茫百端集,到此意何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武清道中作(其四)

唐魏风同俭,幽并气不豪。

龙衣将瓦覆,牛矢压墙高。

忧患家多口,荒凉地不毛。

最怜罗马拜,中妇乞钱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