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谒二王先生墓途中述怀

祗园澹圃各荒芜,绵竹寻师事岂诬。

积翠丹台空集凤,杀青玄草尽传乌。

惊心尘土双埋玉,挥涕河山一束刍。

怅望新阡松柏路,敢从青树问荣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潘之恒的《娄江谒二王先生墓途中述怀》描绘了对先师的追思与感慨。首句“祗园澹圃各荒芜”以祗园和澹圃的荒凉景象,寓言了时光流逝,师门昔盛今衰的沧桑感。次句“绵竹寻师事岂诬”表达了对师承关系的肯定,暗示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

“积翠丹台空集凤,杀青玄草尽传乌”通过“积翠丹台”和“杀青玄草”两个意象,象征着老师的学问高深,犹如凤凰聚集的丹台,其教诲如墨宝流传后世。然而,“空集凤”和“尽传乌”又暗含了老师的离世,使得这些宝贵的知识失去了直接的传授者。

“惊心尘土双埋玉,挥涕河山一束刍”进一步抒发哀思,以“尘土双埋玉”形容老师的遗体被埋葬,用“河山一束刍”比喻自己的微小,表达对师恩无以为报的痛惜。

最后两句“怅望新阡松柏路,敢从青树问荣枯”以“新阡松柏路”象征师墓,表达对故去的老师的深深怀念,同时借“青树”寓意生机,暗示自己虽无法再向老师请教,但会继承其精神,关注世间的兴衰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师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的尊师的深切悼念和对自身责任的沉思。

收录诗词(16)

潘之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昆山听杨生曲有赠

板桥南岸柳如丝,柳下谁家将叛儿。

《白苎》尚能调魏谱,红牙原是按梁词。

雨添山翠通城染,潮没堤痕去路疑。

年少近来无此曲,旧游零落使人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雨后同钱象先王德操王房仲游虎丘

客怀岑寂后,无复更寻幽。

积雨沉鲛室,新云簇虎丘。

树高能半塔,山浅亦藏舟。

为问千人坐,曾消几日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慧庆寺访无怀如庵印宗三开士

寒山东一曲,云是白莲溪。

寺僻居桥左,林深到竹西。

波生梁日动,梵出径云迷。

莫漫嗟无侣,禅枝喜共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游楞伽山

移棹出横塘,悠然见上方。

天从湖尾缩,山带树容苍。

客病消茶碗,禅心醒石床。

翻怜台畔草,尽作苾刍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